近年来随着清宫剧的热播,以致老幼妇孺无人不知皇城紫禁城中有一储秀宫,乃是深宫佳丽争奇斗艳的战场。皇城内的生活则是一边为如履薄冰的挣扎,另一边则为享受那举世无双的奢华。而奢华的代表就是那金碧辉煌的森严宫禁中,华贵绚丽的餐具,寒若惊蝉的美人,奇珍异馐川流不息的满汉全席。皇城中的生活总是远离普通人的,只是总如此也未免太无烟火气息。
那储秀宫中的真实生活该如何,我不得而知。倒是在近日读到的一篇俞平伯散文《杂记“储秀宫”》中,发现其中还真实的记录了一份来自储秀宫的早餐菜单。我们或许可以从中管中窥豹,略略掀开宫城中真实生活的小小一角。
那是在末代皇族仓促地被迁出紫禁城,作者作为工作人员参与盘点末代皇后居所后,作为文人的一点笔墨记录。文中对当时储秀宫中的陈设布置,用品器物都有不少细节的描述记录。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还誊抄了一份在餐厅临窗玻璃桌上发现的早餐菜单。下面就是这份来自储秀宫中的早餐菜单:
野意膳房九月初七日早膳,厨役郑大水恭作。
清汤银耳驴肉熬冬瓜 炒三东 鸭条烩海参
葛仁烩豆腐红烧鱼翅 炮羊肉 烩酸菜粉
锅烧茄子红烧桂鱼 炒黄瓜酱 干炸肉
羊肉烫白菜大豆芽炒各达英 热汤面 黄焖鸡
摊鸭子木樨汤
熏菜膳品酱肘子 熏肝
蒸食膳品厨役郑恩福恭作。
猪肉馒首 烙饼 抢面馒首 包金juan 紫米膳 白米膳 小米膳
甜油炸果 咸油炸果 粳米江 豆粥 玉米身粥小米粥 香稻米粥
在这有点需要说明,清皇室遵循满族传统,每天的正餐只有早膳和晚膳两顿,不同于现在人所习惯的每日三餐制。所以它的早膳也自然不应该类比于我们现在简约的早餐,而是有点类似于早餐午餐合二为一的正餐。这样才可以理解这份以主食和硬菜为主的早餐菜单。
菜品由三类组成。第一部分是十八道热菜,包括有鸡鸭鱼肉,配菜时蔬,热炒汤锅,做法则有烩烧炮炸等。不过除了红烧鱼翅,鸭条烩海参这两道算得上有点名贵外,其他的也只是些普通家常的食材。另一部分是凉菜,仅包括酱肘子和熏肝两道。最后一部分为十四种点心主食,种类算得上众多,但也皆为馒头稀饭烙饼之类的常见品种。总而言之,这份来自储秀宫中的早餐菜单看起来并不是那么高高在上,远离普通人的生活。烙饼小米粥之类反而是很日常很接地气。
这份菜单是供应给几人食用的量,我们不得而知。如果是仅供一两个人吃,那从量上来说是过于奢侈浪费了。作者发现该菜单的背景是在储秀宫之后的丽景轩中,其为一西式餐厅。作者对其中的布置装饰有细节的描述,其中提到中间设一长桌,桌旁以椅几绕之,大小不等,靠墙有多宝架。读到这时,我是有种感觉,这份早餐应该是给一些人而不仅仅是一两个人享用的。当时身处储秀宫中的人,可能就是每日围坐在那张长桌边,分享着那份菜单上的早餐。如是那样,倒是很真实的生活。就从菜单上列出来的品种来说,储秀宫中人并未特异于普罗大众。也许,无论身处何种境地,生活的本身其实总是相似的。
作者在誊写这份菜单时,又有什么样的所思所感我们是不得而知了。因为作者仅仅是将其细细的抄写下来,而没在文中做任何评述,文风也显得很平静,让人读不出其中的个人情感。如此地平静,在俞平伯的散文中是很少见的。因为他最大的文风特点就是情感的异常丰沛细腻。秦淮河的桨声灯影,陶兰亭的雪都曾激发出他不绝的思考与情愫。但在他这篇《杂记“储秀宫”》中却只是对所见到的物件陈设包括这份储秀宫中的菜单作了细致而平淡的记录,平淡得全文不显丝毫的波澜与起伏。作者的这份克制其实也是很容易理解的,末代皇族被迫于一日内迁出皇城,于当时是一重大的事件,虽为参与其中的工作人员,但身处在如此的历史漩涡中,又哪能容得作者来抒发自身的感思呢。他能作下如此的一文杂记来记录和保存些当时的真实细节已实属难得。
我们只能猜想,以作者对世事的敏锐和情感的丰沛,他在亲眼目睹储秀宫中残留的一切时,情绪与思潮必是汹涌起伏的。而他在伴着心中的波澜,细细誊抄这份菜单时,他在想什么,他想表达什么,是否在感叹春秋,是否也被其中的生活气息所打动,我们是不得而知了。只能从这一份来自储秀宫中的早餐菜单上慢慢地品味了。
文/劳拉 原创
相关文章:读俞平伯文集《杂拌儿》的意外收获 ——《杂记“储秀宫”》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