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
失败经历:
正如本期开训仪式上,琦帅教练讲到的知识焦虑一样,我在去年8月份的时候,感觉尤其明显。
当时是因为公司业务突然得到一个咨询项目机会,我们认识到机会难得,应该争取下来。但是相较于原定战略,这个偶然的机会要求我们把许多计划事项大大提前。我们深感压力巨大,因为人、财、物、技能等很多基础条件还不具备。
时不我待,倒逼自己,最后我们决定接下项目。并集中全体力量,大量查阅有关项目开发、执行、管理的资料和书籍的形式,希望这样可以快速弥补能力短板。
但是回头复盘,发现这段“集体学习”的过程,并没有发挥出全部价值。具体表现在:
1、学习内容的选择,其实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冲动性。买了很多书,看书目介绍好像和我们要做的事情有关,就立刻下单。最后真正转化成技能,用起来的没有几本。浪费了不少资金,更像是搞了一次读书活动。
2、团队伙伴们各自的学习模式不一致,有的喜欢读书,有的喜欢听书。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大家没有带着统一目标来学习,没有围绕要解决的问题来分解学习。反而增加了达成共识的难度,效率很低。
3、那之后还有两次想鼓励大家通过集体读书学习新技能,都没能够调动起参与的积极性,大家觉得应该自行安排。
A2:
其实,个人能力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个组织能力的提升就更需要长期训练。《刻意练习》这个拆段,是一个很有效的路径指引。很幸运的是,在今年春节期间,把《这样读书就够了》引入到团队,我们还主动感受了拆书帮的力量,大家反响热烈。
所以,我们团队内部便有了一个组织能力提升的计划:
总目标:成立拆书帮企业分舵,让整个团队具备极强的适应能力和技能转化能力。
实施步骤:
1、2018年3月,集体阅读完《这样读书就够了》,内部分享心得。(已完成)
2、4月-6月,技术部(一个包含知识管理的部门,下同)三位伙伴主动参加拆书帮晋级活动,反馈拆书帮组织模式。(已完成)
结合琦帅教练本次的I-分级、打怪、穿装备,我把后续计划进行优化:
3、7月,小试牛刀。技术部三位伙伴参加21天线上训练营,巩固RIA技能。达标要求:7月-8月,技术部三位伙伴运用RIA方法,把目前讲授偏多的《保险规划与产品配置》的课程,升级为技能训练模式。并通过2次授课,平均满意度达到90%。
4、8-10月,先锋突击。技术部三位伙伴参加拆书家晋级通关。达标要求:11月底前达到三个三级拆书家。
5、8-10月,泛起涟漪。在参与晋级通关的同时,技术部将目前VIPS课程全部内容,升级改造成技能训练模式。至少通过3次授课,100人次的验证,平均满意度达到90%以上。
6、11月,目标冲击。向拆书帮组织请教企业分舵成立的具体事项和规范要求。制定筹备计划。
7、12月,荣誉加冕。成立拆书帮企业分舵。与公司其他职能部门负责人制定《2019年度技能提升计划》。
(2019年计划待定)
题外话:
我们是真有此计划。之前和骆轩、何平、杨聚东各位老师(按照接触的先后顺序)都表达过这个心愿。我们另外两位同事目前正在封超班学习。
既是作业,更会行动,请琦帅教练严格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