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家乡平原县历史文化遗风(九)--“甘棠青史千秋鉴,留得身前身后名”
-------- 明末一对抗清“亲家”
本人:南雁北望,古诗文爱好者,家乡文化的整理者,乡土文化的传播者。以清代乾隆版《重修平原县志》以及万历版《恩县志》为基础选材,保留原文风貌,只做标注,以及配置重要.文献解惑。
明末崇祯年间,中原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瘟疫流行,百里无人烟,再有明王朝官僚体制腐败臃肿。即使崇祯很勤政节俭,但国家还是积重难返。内部农民起义爆发,风起云涌之势席卷北方大地,这时东北满清政权不断壮大,他们开始有被动防守,转为主动出击。他们充分利用骑兵优势不断骚扰长城一线,让明军疲于奔波应对,更是在适当时机突破长城防线,袭击北京京畿地区,甚至绕过北京沿着运河南下突袭济南城。彻底打乱明朝布防结构,也重创明王朝的根基。
从崇祯二年即1629年开始到崇祯十五即1942年,这之间13年时间,清军四次入关劫掠,攻克88城,掠走数以万计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各种物资,掳走几十万人口。真正达到我们平原县及恩县就在后二次“扣关”袭击山东省内,在本地最为悲壮故事就是在第三次入关劫掠,时间为崇祯十一年即1638年秋,丛北京密云卫所翻越长城,绕开北京,从通州沿运河南下,达德州、临清州,第二年正月突袭济南府。所过州县虽皆被攻破,但各地军民也是殊死抵抗。其中李应荐、董振秀,二位抗清寇人物被记入史册,并后世所称道。
两个人虽然身份背景地位不同、后期结果不同,但都组织抗战,尽职尽责。更不被史书记载的是他们还是一对儿女“亲家”关系,他们的后代更在整个清朝平原县的仕途、文化、官宦各方面,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影响深远。
李应荐,恩县人,家族为世代书香门第,其父李辉光,《恩县续志》载:邑庠生,安贫、守道義、方训子。共四子,李应存排行第三。明万历三十七年(即1609年)己酉科中举人,万历四十一年(即1613年)癸丑科第一百二十九名进士,任河南道监察御史、都察院御史、太仆寺卿。因受“东林党”排挤,齐鲁士子被迫多依附魏忠贤边缘。崇祯初,以附魏忠贤入阉党逆案,被削职在家。他兄弟中有:李应斗在天启三年任汀州通判;李应临在天启五年任泰州同知。
董振秀,先祖董广文在明初由安乐(今广饶县)移民之马颊河西岸的董路口,至九世董遇春时,家境康实,当地大富户。崇祯九年(即1636)在马颊河建造“董路口桥”。董振秀初为皂隶,性格警敏倜傥有大志。此时农民起义、盗匪横行,社会秩序不稳。于是自家出钱招募“乡勇团练”,饥荒赈灾,逐渐入兵备把总(原有军籍体制因无军饷而废弛),有级别编织,护县城。董振秀与于氏膝下一子:董允祯,十五岁補赠府学秀才,后入国子监贡生,任县司训。
时间再回到崇祯十一年即1638年,李自成农民军到河南一带,社会动荡,加上秋天清军再次入关。董、李两家完成董允祯的婚事,女子为李应荐的侄女,也算是门当户对,但李家还是占强势,董允祯再无妾氏。
这年十月清军从北京通州集结沿运河南下,攻占德州、临清、濮阳、曹州,崇祯十二年(即1639)正月突袭济南城,屠杀二十余万人。
清军所过之州县皆进行抵抗,但都被攻破,屠杀掠夺,城破家亡被洗劫一空。县城一般兵力城防都很薄弱,以恩县城为例:
先看城池最后修建记录,明万历版《恩县志》记载:万历十七年(即1589)知县吴永裕重修城池,二十四年(即1596)知县孙居相重建南北门楼、橹垛口等。崇祯初年知县刘晗辉建楼、敌台。城池也都三四十年了,可以说年久失修。
再看城防兵力,万历《恩县志》记载:兵防,原设民壮一百八十名,快手三十名已,而尽革快手,裁民壮一百二十名,既复裁十名,又裁二十名,今存三十名,分守五门,以所裁十名工食并四名快手各自蓄马。也就在明末一个县城防备兵力只有三十民壮、四名快手。。万历时《平原县志》记载:守城民壮八十名,护守城池、巡捕、巡监等项差用。弓兵、皂隶三十六名,本县併各衙差用,盖明时兵防职掌如此。其他县城兵防也强不多少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清兵转入山东内地,原督察御史李应荐被革职在家,但关键时刻士大夫尽忠报国情怀,使得他积极地捐资募兵,助恩县令王应元守城,比城陷,应荐身中一枪,犹率家丁格斗。城破,厉声大骂,身被数刃、断一指而死。
此事载入清朝编撰的《明史》之中,并列入“忠烈祠”。借此说下个人观点:一、清政府能认可抗清的“忠烈”之士,已实属不易,并以褒奖前朝之“忠烈”,应可见“抗击”之惨烈而悲壮。二、李应荐依附阉党,其中缘由暂不论证,阉党与东林党之争,毕竟为政见党派之争,皆属于内政。然在国难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为国尽忠,为民尽義,不屈而亡,此为“忠烈”之士。而所谓“后东林党”人,都自命“清流”,然在国难之时,多数改庭换面,屈膝卑微,少或退隐,并无为国有杀身取義之行为,如钱谦益的“水太凉”,被后世贻笑大方;还如洪承畴等一百二十多人,则被乾隆朝编入《贰臣传》,被后人唾弃。
同役之平原县城防由董振秀带领民团协防,清军也因突袭济南城,而没有在此纠缠,所以平原城未破,董振秀守城有功,所以事后论功行赏。
此役仅山东地方官员殉国者如:巡按按御史宋学朱、左布政使张秉文、督粮道副使散学邓谦、济南道副使周之训、都转盐运使唐世熊、济南知府苟好善、及历城、临池、武城、博平、荏平诸县令俱战死之,还有如恩县进士前御史李应荐等大批有功名的进士、举人等文职官员共68人捐躯,被掠走大小官员无数,人才损失可谓巨大。崇祯帝大祀“忠烈”。
同年(即1639年)董家门里传来喜讯,即董允祯与李氏生一男丁,董振秀之孙,李应荐之外侄孙,此男孩取名:董讷,字:兹重。此孩十二多年后问鼎大清金榜:康熙五年(即1666年)丙午科中举,康熙六年丁未科进士,殿试得一甲第三名即探花及第,是平原县历史科举探花及第的第一人,对整个平原县的文化科举教育产生极大深远的影响。其官至从一品,位极人臣。县城为其设有:探花坊、翰林学士坊、大司马坊、亚相坊。这都是二十多年的后话,暂不详论。
董振秀得此长孙后,虽说身逢乱世但也顺畅,仕途也是步步升高。先是赠恩贡身份(进入仕途必备最低条件:贡生),后参加崇祯十五(即1642)年10月的“壬午之役”,即满清第四入关袭击山东,分别克德州、临清州,一路打东昌府、濮阳,攻兖州,一路克高唐、平原、济南,直奔青州。范志完于崇祯十五年任兵部左侍郎,辽东总督(钦命督帅,总督率关辽)清剿清军窜入山东,十二月在平原县督战部署。崇祯十六年春天二月派总兵薛敏忠对清军发动“安丘之战”时,董振秀已经为临时“督阵游击”名册内。三月清军撤出关内。
事后崇祯论功行赏,董振秀迁升太平府(今安徽马鞍山市当涂县)通判,正六品。董振秀在太平府练“乡勇”,平定“流寇”有功。升温州府同知正五品,崇祯十七年(即1644,含南明朝廷)迁、参议从四品,分守处州,升浙江按察御史正四品。整体来说“团练”出身董振秀在官场步步高升。南明隆武二年八月(清顺治三年,1646年)七月,福建隆武帝身亡,董振秀于福建入清朝,转驿传兵备道,后累居两淮兵备道副使,加正三品服俸。
“甘棠青史千秋鉴,留得身前身后名”。在明末清初之乱世,一对“亲家”都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或舍生取义,或保民一方。皆为后世之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