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到尘埃》序后

《低到尘埃》序

他时尚前卫,个性昭然,他总是飘乎不定,从不专属于任何一个人。他那朦胧忧郁的眼神就像这座都市一样,让人捉摸不定;他像每一个暗恋故事中的迷梦,蔷薇色的面颊,泛着琥珀光芒。他浪漫时尚,充满激情;他造型百变,绝色美男,让人一见倾心。他大男子主义,说一不二,不喜欢和女人争辩,是个纯粹的男人;但有时他又不那么纯粹,天真纯净,带点孩子气,会撒娇,会耍无赖和玩小性子。他让人哭笑不得,让人为之着迷和沉湎,像一种毒,慢慢侵蚀你的心。曾经无意继续生活,他想过自杀;为了一段感情,他也尝试放弃他最心爱的事业。他将一切伤痛都隐藏在心里,笑容从未变过,宛如什么都无所谓。他的明媚,就像太阳,没有人会留意到背面。这就是冥灵创造的一个都市美男子,一种男性姿态,天生充满着征服力,却一样在慢慢得到又慢慢失去。

人生如流,问几人能笑着走到最后?犹是入了情关,听得进甜言蜜语,却熬不住种种艰辛,百转千回,总是在爱人的责难下渐渐失去前行的勇气。若是人容易满足,情容易安抚,世上又会有几多怨侣?情人间的细密龃龉,旁人最是难懂,而看这本书,听冥灵不徐不紧,娓娓道来一对都市恋人间的针头末脚,不过舒缓多情,亦有激烈难平。泡一杯咖啡,捧一卷书,花一个半晴不阴的下午,细细看来,仿佛就坐在那对情人身边,不小心听到了他们的情话,他们的合与分,爱与不果,都成了空气中淡淡的旧香,虽已散,还未淡。哪怕记不得他们的名字,也还记得他们的情事,到头来空留怅惘。忍不住恨这个写书的人安得什么心,不写大悲,不书大喜,偏要讲一则能将伤痛都勾出来的“药引子”,像重了风寒,疼在骨里,哭不出也乐不起,咬牙忍着,等时间来抹平。这便是一个渗透在岁月里的故事,即便有天你老去还能留有些许记忆的故事,满是言亦无人听的伤感,情爱的苦,早晚我们都会懂的。好了,闲扯些其他,认识冥灵够久,这丫头极善伪装,99年底就开始在网上狂写一气,到如今却还有人在问她是男是女,文风跨越及操纵力之大可见一斑。我更羡慕她的快才疾笔,往往一天就能写完我这蜗牛一个月写的文章,且字字惊艳,让人掩卷难忘。如果真的有三生之说,她大概是将上辈子的聪慧灵气都带了来,才能这般纵情挥洒,在文字的世界里恣意逍遥。就像S.H.E.的歌中所唱:“朋友姐妹,都已不够来形容。”以家人之情来说,我倒期望她将来能少写一些这样的文章,故事连着人心,若是太伤太自苦,我倒宁愿她能开心一些,无忧无虑,更幸福,也愿所有看过与打算看此文的读者都能如此。

——楚惜刀引自《低到尘埃》的序


“故事连着人心,若是太伤太自苦,我倒宁愿她能开心一些,无忧无虑,更幸福”。

看完这本书,故事没多大的特别之处,但是笔锋开始很吸引人,而我,也就懂了这句话。

很多时候我都要控制自己,不要总写一些东西,如日记、随笔·····

可事后就会悔恨自己太懒了,不爱思考不爱动手了。

可是,现在,我能原谅自己了:好多话语,只能用文字来抒发,那一定是自己内心最脆弱的一部分,可是脆弱一旦反复说多了,也就连着心,疼痛一起而来。

于是,删了的日志,好久没写的日志,还有写了一直没传分享出来的,都在适合不适合之间徘徊犹豫。

我们,还是有很多想说的吧:

以聊表告慰很久没更新日志的空缺。

从开学到现在,每天都在奔跑着生活,有好几次,一下楼走到楼梯拐角处,抬头看到液晶显示屏上的时间,心里默数着“还有五分钟十分钟····不行!来不及了!!”,此时,心里就有作呕的冲动。

为什么会这样了?我时常问自己。

直到那天她们也问了,我才幡然醒过来要怎么回答。

这就是自己的生活状态啊,一旦停止,就会害怕的状态。在我心底,从来就是住着一只魔鬼——自卑。它的存在,时刻在提醒我:我没有那么好,没你们看到的那么鲜丽,我一旦松懈一点,就会要落后很远很远。

某天中午,我饿得实在是慌了,可对面的商务人员还在不停地说,不停地与我们年轻人拉锯(鸡汤灌溉)。他那句“你说你们上大学有什么好的?有好哪儿啦”,将我彻底从饥饿感里拉回来。我清醒地在心底揣摩:对面这位年轻的市场经理,是怎样一青年人?是中学毕业?是高职中职还是本科还是····?我不敢多想。我在沉思之间,乘着口头之快就回答到:“好哦!大学很好啊!学的东西好,生活也很好。你说我们离了学校,还有哪儿的生活能更好呢”?

其实,那个时候的我,如果真要我说大学怎么个好法,我也会说不明的。那么空洞的口舌之快还是心虚的。

倒是那位商务男子,他忍不住说起了他的大学生活感想。有很多的社团活动,从小跑腿的到学生会部长到主席到荣誉主席,到能接单很多的培训、很多的兼职,再到现在的工作转正成为了企业管理经理。他说回想大学几年来,确实很忙,有时候忙的很茫然不知道值不值当,可是有一点现在可以肯定,那就是那段时间很充实,很充实。

我舒了一口气,看吧!

朋友们,我还能说什么呢?

我的迟疑和心虚,有人帮我坐实了答案。

大多时候,因为能理解和兼容,所以我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围绕别人的需求而委屈自己的了。我也不否认,很多时候我很自私,我会当做我不了解,不懂得,不知道。我无心当一个八面玲珑的交际花,我能安静时我会尽量选择安静。很多时候一个人忙到很晚,忙到宿舍姐妹都说我胆子太大了,总敢一个人白天黑夜地出没。

细想,我也想有人陪着吖,陪着一起做很多很多事:或者严肃,或者玩笑调皮,或者什么话也不说。多么想有这样的陪伴,谁又能陪,甚至似乎已经让我忘了这种诉求表达了。友情、爱情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因为没遇到,就宁愿一个人了。一个人做兼职一个人上网一个人跑图书馆一个人逛街甚至一个人旅游。

不知道会不会:将来回头看,我庆幸自己过得很充实,只是有时候一个人太坚强了,累了点而已。

对于以后的生活状态,我想还是得忙一阵子,过了就下了,就得整理其他的事了。接着中秋节骊山之游,十一的长假也安排了。

我想,生活的容量如此之大,我得用十足的精力去享受更多,更多,即使生活呈现给我的困难更多。

再次回到《低到尘埃》这本书上,这是我这学期找的第一本书,算不上很好看,可是看完就引出我很多思考,也有欣赏,也就罢。

我承认:它的书名很唯美,也很凄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