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人生过高的目标是一座大山,非但无益于状况的改善,反而会压得人透不过气、破罐子破摔。
01
很多人都看过马拉松比赛,甚至亲身参与过这项活动。
跑马拉松是一项很考验毅力、体能、心理承受力的活动,很多的人也在依靠这样的方式锤炼着自己的心智,增加着自己的身心强度。
而跑马拉松过程中,终点的遥遥无期就是对选手首先也是最大的考验。很多人也正是因为无法想象漫长道路的艰难,而放弃了这项运动。
会说到这个,是因为我们都曾经或多或少地将人生长路,比喻为了马拉松这样的过程。
我们清楚为什么这样打比方,但却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在比方过后,真的用它的经验来指导生活。
这也就指导了很多人会犯与跑马拉松过程中禁忌的部分很相似的错误。
而人生又与马拉松不完全相同的是,马拉松的赛道往往是固定的单一路径,而生活的选择却总是多样发展的,它更像是一段从A点到B点的自由行旅程,或者求生旅程。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只是大方向确定具体路线却不是十分确定的情况下,变数就会逐渐增多。
于是,“望山跑死马”的典故,在一定程度就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在路上”人们内心的挣扎与艰难 ——为什么胜利仿佛就在眼前,却总又像海市蜃楼般的遥远?
那么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目标的话题 ——
为什么我们有豪情壮志,但是却总容易夭折在半路边。
02
一、空有事成后的梦想期待,却从未做好做事过程中的决心和心理准备。
我们很多人其实是比较理性的。我们清楚我们想达成的状态,我们把它称之为“目标”。
目标的设定,就是一个阶段而言终点的确立。我们会分析自己的出发点在哪里,自己的终点在哪里,再划出一条初步的路线,然后出发。
这是最基本的规划方式。
但,这一理性的思考却需要太多细节部分的填充,它会根据每一件事情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可以理解为每一条道路上的小分支与岔路口。这细节的部分除却过于醒目的主干道外,大多却是我们在出发时刻所不能预见到的。
这个客观的事实,首先便会令我们陷入第一个挑战。即我们豪情壮志地出发后,却往往会发现事情并不会完全如预期那般进行。
我们以为自己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可却总会有那么一两件意料之外的事情,将整个事情变得脱离掌控。
而这时,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是激发了自己潜意识里的反抗情绪。虽然少部分人会用理智以最快的速度越过这个反应的步骤,但大多数的人,仍然会有这样一个情绪反应的过程。
而这个反应情绪则往往以愤怒的形式来体现出的。这种愤怒有点像小孩子想要的玩具买不到时的不高兴 —— “事情怎么没有按照我想的那样去发展执行?!”“为什么你要给我添麻烦添堵?!”等等。
而可想而知,这种情绪反应的出现,自然也会浪费人宝贵的及时处理事情的反应时间,甚至往往会让事情进一步恶化发展。
等脾气降下来一些,渐渐重归理性,我们又会发现,该不想面对的情况最后还是得面对,但却变得更棘手了一些。
这种出师不利的情况,往往就先让很多人绊住了脚步。
有一些人会就此停滞不前,开始跟自己,或者导致事情不顺的相关人、事较起劲儿来,并持续如此。从客观来看,这无疑是一种毫无效率且不智的举动。
但,即便明知不对,架不住一些人对自己情绪的放纵。
这也是我曾经不止一次在文章中提及的“要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情绪”的原因。
而接下来,事情一般会有两种走向,或者说人群会就此分为两类。
一类会及时从情绪中抽身,他们会重新用内心的目标做指南针,重新校对在当下情况中自己下一步的方向,并付诸实践。
而另一类人,则会在与情绪疯狂较劲儿后,直接放弃了当下的目标,另起炉灶。
但往往,可想而知,每条路上都会有意想不到的障碍与岔路,同样的问题依然会在其他目标道路上继续上演,于是周而复始,他们也就渐渐成为了最碌碌无为又满心怨愤的一类人。
而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 —— 在出发前,我们最应该做好的准备,不止是物质上的,更应是心理层面上的准备。而这种准备也是一种持续性的、不断加强性的心理自省。
它让人对所做的事情,有了“觉悟”的力量。让人有了不畏各种变数与困难的勇气,和面对问题的决心。
既然选择前方,就该有面对风雨兼程的准备。哪儿能一边畅想着登顶的荣耀光彩,一边又想毫不费力的获取呢。
那只能是幻想出的玛丽苏剧罢了。
03
二、我们总是对于“要做的事”本身估量的过于简单。
以为两点之间,就是简单一线的成年人大有人在。他们不愿意接受事情是有多变性的这一客观事实,而不愿意接受的背后,是还未长大的“巨婴心态”。
而这种“巨婴心态”的人,在现代社会,却是越来越多了。
起点与终点之间,确实是会连着一条线,但这条线几乎没有任何可能会是条直线。人的复杂多样性,世界本身的复杂多样性,社会人文的复杂多样性,经济发展的多样性,都决定了每一个变量对这条道路弯曲程度的影响。
过于天真的“出发”,正是很多人很简单地就夭折在路上的原因。
如果说上面说了人容易失败的心态缘由,那么现在我们在阐述的则是具体做事上导致失败的根源。
任何一个看过电子地图,或者使用过类似导航软件一类手机APP的人,都很清楚:如果你把地图不断缩小,你会发现导航的路线显示的,也会越发趋近于是条没有多少弯曲的一条顺滑的线;但如果不断把地图放大,就会发现这条顺滑的线上有不知多少大大小小的拐弯。
如果说第一条提到的未加准备的心态,让人容易将局部的问题扩大化来看的话,那么对于困难的恐惧逃避心理,和思考过少的不经大脑,都容易让人像在看缩小的地图那样,将线路看得过于单一。
而这种看似简单的路径,又会导致人对预料之外的事情预估不足,从而更容易夭折。
盲目的乱转,走哪儿算哪儿当然是不适合的;但过大,或者过小的去看待一张导航地图同样是不适合的。
更恰当的做法,是在结合了前人经验,自己预估,以及目标校准后,将地图调整到一个合适的大小尺度,再将其作为参考。
而下面,我即将提出的,则是我对于建立目标这件事的,一些基础建议与参考。
04
那么,我们究竟如何规划路径,才能让自己的更好的从出发点走向想去的目标呢?
我的建议有以下三点:
1、别被过大的目标压倒在地。
我们很难一次性举起一个装满了石块的大桶,但如果将桶里的石头一块块搬到指定的方向却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
在跑马拉松的过程中,很多选手不会将自己的目标就设定在终点的大目标上,反而会在明确了方向后,将整个过程切成段,在确保每一段的方向没有走错后,集中精力攻克一阶段的小目标。
这就让“望山跑死马”般的遥不可及变成了一段段完成后的自信和从容。
但要做到这两点,需要首先确立好自己前进的大方向没有问题;
其次,就是要确保每个小阶段目标设立的合理性。
而一旦做到,于人生来讲,即便最终没有收获最想获得的大结果,也能在一段段的小结果中有不小的收获的。
2、对自我要有清晰的认知,让自己始终能保持对目标持久的热忱。
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那么即便最后达到终点,由于“初心”已经改变,得到的也不会再是自己想要的了。所以才有了人们常说的那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那在这个过程里,一个人能否及时的针对发生的任何变故,结合目标与情况,结合自己的个人特点,及时调整心态,就成了很重要的问题。
这不是光一句“坚强”就能解决的。
事实上,“坚强”这个词汇,更像是对一种结果的描述,描述一个人持续的状态,但并不是成因。没有人是“因为坚强,所以坚强的”。
所以,想要获得持久的动力,还需要对自身有清醒的认知。并将对自己的认知与想去向的方向进行合适的匹配,再制定恰当的行动方法才能达成。
及时自省真的很重要,这不仅仅是反思一个阶段下自己行为的偏差与否,更是让自己的内心没有偏离初衷从而让最终结果依然有意义的重要保证。
3、不要排斥性的不接受事情的变化,也许变化能带来更好的改变。
一成不变是人们愿意接受的舒适区,但这绝不是一个事情发展的常态。变,才是永恒不变的“不变”,这早就是人们认可的问题。
所以,既然“事情会遭遇变化”本就是事情的常态之一,那么用拥抱的心态去面对它,用解决的态度去直视它,才是每个人该时刻保持的常态。
这点也是一个说到容易做到却不太容易的能力。因为它与人最基本的“不想离开舒适区”的安全感在始终做着斗争。
但,如果一个人能更进一步的思考,把“正确面对变化的心态本身放置到舒适区中”作为自己的常态,那么由于良好的心态成了舒适区的一部分,这件事也就不难做到了。
说起来和听上去都有些绕口,但细细思量,相信大家就能理解小猫的意思。
05
总之,行动源于思想,思想被心态左右,而心态是可以塑造的。
所以,达成目标的路途虽然没有一个是容易的,但也从来没有那么艰难。
只要一个人有想要结果的梦想,更想要获得它的决心,那么即便心态的改变需要过程、需要学习、需要克服舒适区,也不会是难事。
过高的目标是一座大山,非但无益于状况的改善,反而会压得人透不过气、破罐子破摔。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人们过于把心智精力集中在对获得了成果的愉悦幻想上,却缺乏了该有的准备过程。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让你也在走向目标的道路上多一些参考的方法,或者增加一些有益的提醒。
对于一只迷失了方向的船而言,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而只有认清该认清的现实,做好该做好的准备,从心理到生活,我们才能更快的借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