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读书会自搬家以后第二期,心里总想说点儿什么~
该从何说起?老树根上发新芽?“老树根上发新芽”是我个人一时的感受。香巴文化、南京…似乎它们之间的联系在某一天突然断开了,总会不自主的想起敦厚、热情的面包哥,憨实无造作的尊功…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某些东西随着他们的离开也慢慢地消失了。
生命总是这样,有人在离开我们的生活,又有人悄然的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命里被各种各样的人生填充着,满满的如向日葵的籽,哪怕长出来一颗坏的向日葵籽也绝不让那圆圆的花头有空隙,只是不知道\那其中有没有我们自己的一块地方?
读书会只为读书!在短短的/全身心投入读书的两个小时,是我们自己与自己的相处;是自己与心灵的对话。我们都很了解自己,同时我们对自己又有着不同的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完美无瑕,但事实是:我们并不完美!正因为不完美,所以追求完美成了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如果按照书中说的:一辈子坚持做一件事,就一定会成功。
追求完美这件事情,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要求自己,如果按照常规的推理方向走,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的某个节点后,必然会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但反观生活、和身边的所有人,包括我们自己,不管是正值少年还是正值中年又或是年过古稀,似乎很难找到一个称之为完美或拥用完美人格的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也许,在一开始我们就错了,追求完美没有错,对自己有要求没有错,可能我们错在了选错了关注点。
这个关注点我如下说不知是否得当:
我们把自己追求的完美,加诸在他人身上。
怎么理解?
我们每天对照自己,反思自己,对自己行为的标准渐渐地扎入了我们的心灵,在大脑里形成一种无意识的框架,这框架就像在烤点心时用的模具,每一个点心师都有自己喜欢的模具,用小熊形的模具烤出来的饼干是小熊;用小鸭子模具无法烤出来小兔子形状的饼干。我们每个人追求完美的那个标准,早已在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造好了一个模具,我们所有的言行都会要求自己符合或靠近那个标准。这个标准在一天天提升我们自己的同时,它也在无意识中改变了我们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在对自己没有这个标准之前,我们脑海里没有与这这个标准有关的概念,当我们有了某种概念后,我们与他人相处时便渐渐的出现问题,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现象:
你怎么可以这样做?
你怎么可以这样说?
你这样做不对,他那样做不妥…
你应该这样说,他应该这样做…
这样做才更好…
如此,等等~
我们已经习惯于拿自己的标准和要求去要求和衡量他人的言行了。
因为他人的标准和我们的标准不同,当面对一件事情时,我们便有了与他人不同的答案,甚至有时认为他人的所言所行甚是不妥。
这就像我们烤点心,你选了鸭子的模具、他选择了太阳的模具…同样都是烤点心,所有的准备工作,原料,烘焙方法都是相同的,可烤出来的点子却不尽相同。
这时,我们能说谁对或谁错了么?
如果一定要有一个结果,恐怕这结果只能由消费者去给出答案了。而每一个消费者也有自己不同的喜好和选择,他们依旧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最终仍无定论…
但有一件事情可以给出确定的答案:他们都是优秀的,因为他们都成功的把点心烤了出来。
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圈或者是工作领域也许都是非常优秀的。
当一群优秀的人聚在一起时,往往会有更多的问题。为什么?
因为,我们都有一套自己引以为傲的,让自己成功的,自我要求和准则。
此时,成就我们的好思维,好习惯,恰恰是所有矛盾的起点,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试图用一个小鸭子的模具烤出一只小兔形状的饼干。
如果可以烤出来,想必那烤箱是拥有魔力的。
可,我们没有魔力烤箱,又怎样将一箱点心烤好?
放下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
不断地向对方学习,
让自己更好。
读书会的初衷也在于此。我们希望每一位来读书的朋友都可以在阅读中找到自己,并学会放下自己。在这里,我们淡化生活、工作上的人情寒暄;没有灯红酒绿的饭桌应酬;
我们推崇:君子之交淡如水
我们坚信:读书铸就信仰,文化照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