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母亲变老了呢?是从不报忧的母亲开始向自己说她所担心的,她所忧虑的事情;还是去年11月份回家时,母亲把她的头发剪短了,而映在眼前的是多了好几根白发;还是在疫情期间,叫她出门戴口罩,她也立刻听从了犹如小时候,她叫自己不要玩电那样,自己也乖乖地听了;还是近看时,那鲜明的眼角纹惊到自己的那一刻?亦或是,当母亲看手机时,总要眯着眼或者是把手机放在很远才能看清字幕的那一刻?
该如何去形容自己的母亲呢?或许“为母则刚”这四个最适合母亲了。
母亲这一生都过得很辛苦,没能像其他人妈妈那样打扮得漂漂亮亮,也没有其他同龄妇女那样闲着去打打扑克牌,更加不用说去跳广场舞了。
起早贪黑足以概括母亲的一天,在自己的印象中,母亲都是很拼命工作的人,而自己,正是遗传了母亲这一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独自一人种田来养活我们兄妹四人,那时,父亲的工资很低,听说只有几百块,而哥哥读书的很多年里,义务教育还没有实施,当然,自己读学前班时义务教育也还未实行,曾经听妈妈说过,本来想让哥哥7岁再去读学前班的,因为家里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那时,村里的很多孩子都是7、8岁再读学前班,但哥哥哭着要去读书,妈妈破于无奈,向外公借了钱给哥哥交学费,现在回头看,在我们村那一辈孩子中,我们兄妹几个都算是早上学的,当然,自己是最早的。
妈妈回家种田时,那时,哥哥和自己都很小,帮不了什么大忙,那时,还未听说过机器可以犁田,机器可以割稻谷,而犁田这种辛苦的活,就压在当时身高160,体重却只有80多斤的妈妈的身上,妈妈说,她学着犁田的时候,其实村里很多人都不看好她,但是,她说,只要去学,去尝试,就不相信会比别人差多少,而现在自己的好胜心这么强,多少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刚种田的那年,自己还在读学前班,不知同龄人的童年是怎样的,我记得自己的是,哥哥帮忙割稻谷,放牛,而自己则是一人在家煮饭,洗衣服,收有几百斤重的稻谷,现在,母亲依旧会说起,说我小时候干过很多的活,而且以前刚读大学时,妈妈也总会说,如果我是生长在富贵的家庭,可能考的分数更高,因为富贵家庭的孩子有足够多的资金去课外辅导,而我总在想,如果自己从小是生活得很优渥的话,可能会吊儿郎当吧。
且在母亲的人生字典里,似乎没有不可能这三个字,每当自己在学习上遇到挫折时,总会向母亲哭诉,印象特别深的是,自己第一次接触高中数学时,因为从小到大数学都特别差,是那种初中数学150分满分,同桌考了150分,而自己考了66分的那种,高中的数学,更是一头雾水,打电话给母亲,妈妈说,谁都是这样啊,你想想,你一开始上学的时候,连1+1都不会啊,但是一步步学习,你也会了啊,对啊,那个1+1都不会的女孩,在中考时数学考了118分,那个1+1都不会的女孩,在高考时,数学考了100分,可能是也是受母亲的影响吧,每一次面对自己的弱科时,想到了一步步来,不急。
大一时,要转专业,和母亲说,竞争力好大啊,不知道自己可不可以成功,妈妈则说,你是转专业这么多人中,高考分数是最高的,一定是可以的,不用担心,认真去备考就好了,可能母亲对孩子的作用 ,在于孩子怀疑自己时,母亲永远选择了相信自己的孩子。
母亲不是一个脾气好的女人,而是一个在外人看来,是一位泼辣的妇女,但,曾几何时,她也曾年轻过,她也曾温柔过,然为人妻为人母后,更多的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这个家庭上,从贫白无洗的家庭终于可以有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从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她就一直期待着,孩子快点会坐阿,这样就不用整天抱着了,孩子会坐了,她又想着,什么时候孩子会走路呢?这样带着也方便了,孩子终于去读书了,她又盼着,孩子要是以后毕业了,自己是不是可以轻松一点了呢?然而,母亲这个行业,则从未轻松过,只要孩子稍有点不是,失眠的是母亲,忧虑的也是她,从怀孕那刻起,她就不再属于她自己了。
自己敬佩天下的母亲,一个女人嫁给了一个男人,意味着她要踏进另一个原生态家庭,是拿自己未来的一生去赌这个家庭,而怀孕,对所有母亲而言,不仅仅是分娩时的疼痛,还有孕时的呕吐,身怀六甲时连翻身也要小心翼翼,更恐怖的是,有些母亲会得产后抑郁症,孩子出生后,三更半夜会被孩子的哭声吵醒,自己想睡都睡不好。
自己敬佩天下的母亲,而自己却恐婚恐育,恐婚的是不知道未来自己会嫁入怎样的原生家庭,不敢拿自己的后半生去赌,恐育,是怕自己没有母亲般伟大,自己似乎不会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不是不爱未来自己的孩子,而是我更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