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被某人气的吐血的经历?
你有没有对着父母、伴侣或孩子说过:都是因为你,我才控制不住.......
我们的反应是自己的选择
阿德勒心理学提出,我们的“反应”是我们可以自由“选择”的东西。
一件事情的发生,通常是由复杂因素共同决定的。而我们通常都会忽略这种复杂性,构建简单的因果关系,以便事情可以被快速解决。
而我们之所以会去归因,通常是为了找到一个责任人,藉由通过责任人来改变事情的结果。
但通常,最快速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通常不是最根本的。简单得出的原因,也不是主要原因。
“我太生气了,因为你不听话,我控制不住。”
“你要是能一叫就起床,速度快一点,我们也不至于浪费这么长时间,不至于迟到,不是吗?”
我们把自己生气、浪费时间归因于孩子,却忽略了“我”做为自由意志人的“自由选择权”。
我们进行简单归责,剔除了“我”的因素,也剔除了我们跟孩子公平沟通的可能。
所有的归因都在找责任人
孩子一边听到父母说“我生气都是因为你不听话,让我控制不住”,一边又看到父母在对自己发火的同时对邻居阿姨和颜悦色。一边听到父母说“都是因为你我们才浪费了时间”,一边又默数着父母在唠叨批评自己的过程中花费多少时间。
于是孩子明白:不是我让妈妈发火,而是妈妈自己想要发火。不是妈妈控制不住,而是妈妈在我面前不想控制住。不是自己浪费了的时间,妈妈也在浪费时间。
最终的结果就是:孩子学会了在父母的批评教育中选择忽略不听,或者是激化冲突,而距离父母的要求“听话”越走越远了。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想解决问题,寻“因”当需真。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分析:
1.我的原因;
2.别人的原因;
3.不可抗力的原因;
全面的追因,让我们看待问题更客观,处理问题也更有说服力。
而对于孩子而言,看到父母能够自我反思,也能让他们领悟到,事情原来可以这样去沟通,去解决。
所谓身教重于言传,就是如此了!
教育孩子,自己要先做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