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都说胡哥变了,变得几天不见想他,真是见了又多少有些格意。因为他的脸皮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得越来越厚了,有时间厚的让旁人都感到脸红。可胡哥却不以为然,他依然跟没事人一样。时间长了,大家也都习惯了,无论打牌还是喝酒,都要拿胡哥开涮。只要胡哥在,大家的笑料都会从胡哥身上获取。面对此种局面,总是乐呵的应对,他总是用“你们这些年轻人,尽在猫捣老干部”来化解众人的围攻。然后哈哈哈笑着,就把自己的酒倒给了别人。
“年轻人能喝,替老干部分忧。哈哈哈”
胡哥以老干部自居,虽然很勉强,但也多少有点影。他今年已六十有五,当爷八年。虽然退休,他一天也没有在家歇过,和过去的兄弟们整天厮跟在一起,打打牌喝喝酒。偶尔也有帮人说说事,趁此也能蹭顿饭。打牌偶有小输,他就会以钱不够为由欠账。过段时间和他算账,他就哈哈一笑:“啥时候的事,老干部会弄那事?”听到笑声谁都明白又放羊了。
再后来,伙计们为避免胡哥欠账,开牌前先压底钱。胡哥说:“今天出来忘带钱了。”眼看三缺一,只好再借给他底钱。赢了胡哥照单全收,输了还是欠账,债主最后收到的依旧是“又在倒老干部”和哈哈哈的笑,成了只进不出貔貅。
02
其实胡哥原来不是这样的人。农村生土里长,至今说话还是纯正的老家腔。小时候家里穷,初中毕业他就嚷嚷着要当兵。那年征兵开始,他穿着妈妈缝制的粗布棉衣,浑身上下露着套子,一双冻得僵硬的脚也没穿袜子,单鞋前边还露着大母脚趾头 ,脚后跟冻得咧着口子,走路一拐一拐。双手抄在袄袖里,在大队部的窑洞里转来转去,看见干部就要求参军。干部们看这娃子怪可怜,大队出面给他改了年龄让他参了军。
在部队,凭着自己的勤快和灵活的脑瓜,很快得到了部队领导的赏识。胡也没有辜负部队领导的希望,在众多新兵中脱颖而出。入伍的第三年被提升为炊事班班长。得到鼓励的胡更加努力,连年被评为团级标兵。
在以后的几年里,积极肯干的胡哥从班长又提升为排长。他提升副连长的第二年,因父母身体原因,转业到了地方。
03
我认识他是因一次工作关系。他是财税大检查一个工作做组的副组长,到我们乡办企业进行检查,我负责接待和协调工作。
他在头天的动员大会上做了动员报告,乡音很重,部队作风很浓。查哪个企业事先不打招呼,也不让我们乡里人参加,我这个协调员也不让靠近,弄得我很是被动。套了几天的近乎,他才勉强同意吃顿工作餐。
“只吃饭,不喝酒。”他严肃而又坚定的说。
我不信猫不吃生姜,只管带几瓶,到酒店再说。于是,就叫来司机招呼检查组人员上车。
“往哪去?”胡问。
“去城里吃饭。”我说。
“不行,招待所有饭,就在这里吃。”胡态度坚决。
我看胡决心已定,也就只好顺从了。接下来那些天再也没提吃饭的事。
04
一晃近30年过去,直到去年有一天和几个朋友小聚才见到胡。以前的作风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哈哈哈的笑,就是说个正事也这样哈哈哈,使好多人弄不清他的意思。
寒暄之后,我问:“胡哥现在喝酒不喝?”
“现在的胡哥不喝尿。”一个朋友直接回答。
胡哥哈哈大笑,端起杯子就碰过来,头一仰,一茶杯白酒一饮而尽。
“胡哥今天看你的面子 ,平常都是捏住半边装紧。”一个朋友开玩笑说。
“说话要文明,对老干部要尊重。”胡哥说罢又是哈哈哈。
05
一天早上,天刚蒙蒙亮,还没有出被窝的胡哥就打起了电话。
那头还没有睡醒的林被电话吵醒。“大清早没事打啥电话。”林嘴里嘟囔着接起了电话。
“老弟,今天结婚的事你忘了没有?”胡哥问。
“哥哥呀,恁大的事能忘?真会开玩笑。”林答道。
“没忘就好。九点我开车接你,万一有人让你喝酒,开一个车方便。”胡哥关心的说。
“那好,我在家等你。”说完,林挂断了电话。被吵醒的林再也无法入睡,他早早起来,刮了胡子洗了头,一切拾掇停当,看看表才八点。冲了杯水,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等胡哥。眼看快十点了胡哥还没来,林拨通了电话:“哥,你到哪儿了?”
“不好意思,路上堵了。你下楼吧,马上到。”
坐在车上,胡哥问林:“你给红包多少钱?”
林说:“我一千,你随便。”
“那我也得一千。”说着手就往上衣兜里入。“不好,出来时孙子撵我,钱包忘带了。”
“赶紧回去取吧。”林知道是有意而为之,便催促道。
“来不及了,你的包里再随一千吧。”
“我的包已封口,字都写好了咋随?”
说时迟那时快,胡哥推开车门,一路小跑到报亭买了个红包。
“给,你写字吧。”
林只好掏出一千块钱,边装边说:“看好了,钱我可装进去了。”林知道这钱是回不来了。
“我不看,反正都是你的钱,哈哈哈。”
后来在一次打牌时,林输给了胡哥,林说:“今天咱俩不清账,就算前时间随份子的钱你还了。”
“又在拿我开涮,老干部还能欠你们钱?不要赖,哈哈哈……”
林看抵账不行就点了一千给了胡哥,胡哥哈哈哈笑着把钱装了起来。
“再给你五百,这是前几天让你代的份子钱。”林说。
胡哥把钱装到兜里说:“那天我好像也没去。”
“那你把钱退回来。”
胡哥摆摆手又是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