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奥运是从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开始的。由于当时的无知和浅薄,只是对“落山鸡”这个名字感到十分的新奇,居然还有人用这样的名字,真是搞笑到极点了。
但是当许海峰射落本届奥运会第一块金牌、实现炎黄子孙在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之后,有关奥运的消息刹那间受到国人的追捧。尤其是被誉为“体操王子”的李宁,夺得3枚金牌、2枚银牌和1枚铜牌,更是名噪一时。只是在金牌榜上名次落后于西德位居第四位让许多国人感到一丝丝的不爽。虽然也有部分清醒的人士指出金牌并不能代表国人的体育实力,因为中国的奖牌数低于排名在后面的意大利、加拿大,甚至日本,更何况还有一些传统的体育强国苏联、东德、罗马尼亚因其他原因没有参加此次奥运赛事呢。但是这一论点始终没有给国人的金牌情节降温。
可能也就是这一届奥运会之后,“金牌至上”成了奥运中国的关键字。其实一块金牌真的就能代表国家的实力吗?究其根源,近代的百年屈辱,使得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着深深的自卑感,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看到的是国外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还在水深火热之中外国无产阶级的幸福生活,更加催生了这种自卑感的无限扩大,怎么办?
将国家形象的改善寄希望于竞技体育,就成了一种简单便捷的路径。尤其是看到曾经欺负过我们、侵略过我们的世界列强在赛场上被我们的英雄们击败,在精神层面无疑是一场酣畅淋漓的YY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