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或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忘了自己。有了工作,忘了自己的初心,有了身体享受,忘了自己人生的使命,有了家庭,忘了自己也曾经是个意气风发、充满理想的人。不断地付出,又不断地希求回报,看上去是为了自己,但却把眼光放在自己之外。这心,放失于外,哪里才是自己呢?——这张脸,还是口袋中无数的面具?
对此,孟子做了个很好的比喻:“家中的鸡和狗丢失了,会焦急地去找,而最重要的心丢失了,却没人在意。”要寻回这颗已放失的心,需要拨开层层迷雾,回到初心,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为己之学”。
孔子说:“古代的人去学习,是为了自身的进步和提高,而如今的人去学习,却是为了能在别人面前炫耀。”(原话是:“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也就是说,人来这世上不容易,要把自己当一回事,不单单是目前生活的苟且,当然,还有自己充满可能的、美好的未来。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听从于他人的评价,就如同“父子骑驴”一样,无论怎么做,人们都可以进行毁誉、褒贬的评价:父亲骑上,人可夸说儿子孝顺,也可以贬说父亲狠心;儿子骑上,人可夸说父亲爱幼,也可贬说儿子不孝;两人都不骑,人可夸说爱护动物,也可贬说父子两人愚笨;两人都骑,人可夸说两人聪明,也可贬说不爱护牲口。我们所做的事情也一样,无论怎么做,同时都可以有褒贬。若总是听从于别人的评价,自己将无所适从,还不如,有个主见,不用看别人的脸色,按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去做。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作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马斯洛本意是说,当一个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会有新的需求产生,然后逐步逐步地由低级需求上升到高级需求,最后达到自我实现的需求。可现实很骨感,马斯洛没有考虑到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往往会耽于某一个需求,在低级需求中寻求无限满足,并不会逐步上升。
人之所以如此循环于某一个需求,或可能是弗洛伊德说的“童年伤害的阴影”,也可能是人总生活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中,被环境所左右,随波逐流。但根本的是:为感官而活着,为面子活着,却从未为自己的心活着。
如何才能为自己的心活着?需要的是,知道自己这一生究竟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按陆象山说的,“为学之人,必须先要立志,志向立了,却需要遇到明师。”立志,是人生第一大事情,立志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朝向这个目标去努力,还要“轩昂奋发,不要这样地沉埋在这卑陋凡下的地方”,超拔于流俗之外,不被他人的毁誉所左右,只管朝向自己的目标去做,今日一点,明日一些,如我现在做的儒学读书笔记,写的其实都是对自己说的话,尽管没什么人来看,但从自己的领悟去写,他人的毁也好,誉也罢,我只管坚持不懈,回复本心,约束自己,最后虽不一定能“修齐治平”,但却是一生无悔,这便是“为己之学”。
(向雄读《论语》之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