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课 自我规则的约束
时空老师授课规则:1.基于学员的困惑(what),了解困惑产生的原因(why),进而掌握相关基本原理。
2.明确内容结构、课程目标及目的。
学员面临的问题:空虚、迷茫、控制、恐惧、冲突、价值。每个人都存在上述问题,例如恐惧,每个人都有恐惧。
●认知
[百度]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来自于认知。同一件事物,每个人看到的都不一样,于是出现多种角度。角度不同感受到的困惑也不同,如果我们站在对方角度看,我们也能感受到相应的困惑。随着人们发展阶段不同,人们的困惑也不断变化。不管怎样,这些不完美一直在困惑我们。
●世界观
[百度]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我们从小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教育,然后我们包括去适应环境,掌握知识,学习技能,最终形成了叫世界观。世界观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态度和看法。人们的这种态度和看法导致人们的困惑,如空虚、迷茫、控制、恐惧、冲突、价值等。
问题1:这个世界是否存在摆脱了这些困惑(如空虚)影响的人呢?
如果有,那么一定是在世界观上有所改变造成的。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态度变了,于是这些困惑就没有了。所以说改变认知、改变世界观,就可能改变你所感受到的这些困惑。
问题2:我们怎么改变世界观?
如果我们的改变是短暂的,比方说我今年30岁了感到很迷茫。于是我就想了半天劝告自己迷茫没有用,人生就是如此,要学会宽容,要学会放下,要学会接纳,之后好像是好了一点。但是到了32岁,从另外一个状态又冒出来迷茫,如此往复。好多人参加各种学习,学习完之后感觉很有收获,可是没过两天全回去了。甚至学习的时候,只要在生活中,遇到一点事儿就全部都是归零,那个课就一点都没有。
问题3:我们要仔细了解到底什么原因造成这些问题,我们怎么解决?
●自我规则
我来上课前。做了一些准备,第一是这课怎么讲?第二是这课在什么环境上怎么上?同时我们有些规矩,比方说至少知道我在讲的时候你们不能说话,大家准备笔记本,准备什么书,这叫规则,也就是说,我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规则里面。我到你们家串门去,你们家有你们家的规则,每家规则都不一样。比如说,我们跟周围的人、跟爱人、孩子或者朋友之间如果有冲突,其实就是两个不同的规则撞一块了。再比如我正在讲课,有人进来,我说一句他也说一句,我们俩规则撞一块了,我们非得吵起来不可。如果他想不撞规则,他得听我的。
于是,我们人与人之间其实不会存在一个平等关系,一定是不平等关系的,也就是说有一个主次之分,无论到任何环境,一定有一个主要规则,大家去适应它,这个时候我们叫和谐。永远不会存在大家都合适、大家都很舒服,大家都很和谐的情况。
我们把这个规则叫做自我规则。
我们可以用很多种角度理解自我规则。比如说杯子盖,它的规则就是圆形的,蓝色的;然后杯子他是蓝色的,圆形的长的,这就是它的规则。即任何一个物质,都会存在一个规则,只要它是物质,它就一定会有规则。就因为是它有规则的,于是才会形成物质的特性。如果说到人的时候就叫个性。我们也可以把它叫性格。于是不同的名字,不同的服装服饰都叫个性。但其实都是由于自我规则形成造成的,
我们了解自我规则之后,发现世界观与自我规则,它们之间是互相影响的。你的关注点不同是由于你的自我规则不同造成的,每个人都会关注他所关注的东西。自我规则就像眼镜一样。 你是透过这个镜子在看这个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其实是你的自我规则允许你看到的世界。你的自我规则形成了,我们就可以把它叫眼界或者胸怀,就是你的自我规则,你的规矩越多,你的眼睛就越窄。所以宽容什么意思?就是你不要有那么多规矩,你规矩越少,你的规则少了,你才能容纳更多的东西。比如说,我想要一个杯子必须蓝色的多少厘米,多少毫米多多高,做工什么样,你规则定多了之后就很难找这样的杯子。说现在我要的杯子就是能装水就行,很容易找到。
你的自我规则决定了允许你看到什么东西,于是我们可以把它叫接纳度和宽容度。你的条件越多,筛下去的可能就越多。自我规则就是个筛子。筛什么东西呢?就是过滤掉所有规则以外的东西,留下规则以内的东西。比如我吃饭,我说我请他吃饭,你想吃什么?这个说我必须得123456,提10个条件上,结果没合适的,找不到就饿着。那个人提出吃饱就行了,咱们出门可以找到。你的自我规则越多,你的允许度就越少。这件事到你那里很难过去,大部分都被过滤掉了,都是不合格的事物。那些不合格的东西,不被允许的东西是什么呢?它就是我们不喜欢的东西。
问题4:问题在于你觉得这世界可能按你的自我规则来存在吗?
比如说你老板整天给他的员工拍桌子喊话,今天他坐到这儿。老师讲课他老接话茬?他说习惯了,他认为你老师一个人就不对,所以我说一句他顶一句。我说他为什么顶?是因为它的规则决定了,他不能允许有任何不合格的事情发生。老师讲课不能光听你的,我也得说。他认为这个老师这样讲课是不合格的,所以他就跟我顶儿。但是我的角度来看,我是讲课的,你不能说话,等我讲完你再说,于是我认为他是不合格的。没有对错是两个规则之间宽容度不同造成的。但这个不合格如果发生了会什么样?那就出现冲突。那么冲突最后会造成什么?比方说我就想了,我告诉你,我从来不喜欢这个人,然后我发现我就遇到他了,我走哪他跟哪走哪跟哪,你说我会是什么状态?我就跟他打,打完了我还找不着还搁弄哪,整天遇到他,最后会形成一个什么东西,就形成困惑。当你遇到不合格的事情,在不同的年龄时候你的感受不同,有时感觉我极其空虚,有时感觉没有自我价值。
你现在列出无数条的东西,其实根本性的问题是在于你遇到了你自我规则过滤不掉的东西,并且甩不掉他。
于是我们就回到一点了,我们的理想是什么?刚才讲的是大家所面临的问题,那理想是什么?你们也可以列出一大堆来,最终就是一条符合自我规则,叫符合愿望。你的愿望是什么?就是你的自我规则。这个世界就是按照我的自我规则出来的,自我规则以外的事物不存在。
我一出门这世界都让我满意了。我的规则就是所有的低级的没有文化的人类都消除掉,发现贫困没了没有文化人全被杀死了没有了,然后我喜欢都是那种咖啡馆,发现所有饭店都关上了,只有咖啡的开业,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吗?至于下一步,到那份上你能不能满意那是另一回事。但是你的愿望的确就是这东西。那你的愿望在干什么?在维护你的自我规则。于是我讲课的时候,为什么我会跟不守我上课规矩的人吵架,是因为我要维护我的自我规则,而不守规矩的人为什么会跟我吵架,是为了维护他的自我规则。
这就是本质问题。每个人没有什么好坏,每个人都在维护自我规则。那你说谁叫能分出对错来吗?不可能。因为所有的人,他都是一样的,是一种物质存在的形式,所有的物质它形成的特征就叫自我规则。比方说一束鲜花,一棵大树,一个杯子,它的所有形状本身就是它的规则,它这个规则没了,它形状就没有了,它就不呈现了。换句话就是你的肉体能存在,是因为你有自我规则在,只不过你的规则宽容度越大,你容纳的越多,你要宽容度少就容纳的少,但是他不可能没有规则。比如说生命物质存在,就是首先规则你是不是要吃饭,这就是规则之一。只是你宽容到什么饭都行,但绝不能说没有也行。有没有都行,叫没有规则,那你不就死了吗?你一定要有个最基本的东西,我需要食物,这就是最基本的规则,到底是什么食物那没关系。但是我们不是这样的,我们经济条件好了,你们农村的人就是我吃饱了吃点细粮就行了,我们就在细粮的基础上又列了一大堆,你列的越多你的自我规则越多,然后你就有可能跟各种人去撞。能吃就行的人是跟谁都能融合到一起去。
请看下回分解
其实这个自我规则我们就只讲到这,回头再给大家仔细分析。我今天的目的其实是要把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事情给大家做一个概念说明,让大家把它先分门别类分清楚了。之后我们就知道我们下一步该干什么了。我们现在的把这个话题放到这里,接下来我们讲第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