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忧郁的人、自杀的人,其实都是因为无爱。而无爱,往往就因为没被爱过所以也不会爱别人。这个爱,主要来自父母。但大多都不敢承认、不敢直面父母是不爱自己的。”——网友
“不接受父母的人,不能真正接受别人;不爱父母的人,不会真正爱别人。不接受父母的人,会努力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爱孩子的方式可能是扭曲的。接受父母不是接受和原谅他们的过错,而是接受他们作为自己父母的现实。”——杨凤池
上面是杨凤池老师与一位网友关于亲子关系的一段对话。“所有的不满,其实都是指向父母的。期待被照顾的愿望没有被满足。所有的对独立的宣称都是自欺欺人。那都源于更深的被看见的渴望。”
事实上,无法好好爱孩子的父母,往往是无法好好爱对方起码是无法很好处理彼此爱与不爱关系的个体。这一切是命运,但其实是因果。
佛家的说法很浪漫,今生与你结缘的人,无论善缘或是恶缘,总带着前生的种种因缘。
从家庭系统排列的角度,一个家族内部的牵连导致能量不畅,故而出现“僭越”、“承接”、“认同”,简单说,会引起家庭序位错乱与不良。
而从易理和占星的层面,每个人出生时,作为宇宙中的一粒微尘,会被烙上时空的印记,有一个命运的底色......
所以从一出生开始我们就有所背负。你可以认为这一切是命运对你的限制,但也可以把这个过往未完成的因果理解为今生需要修行的课题。
修行的第一步便是接受,第二步才谈得上改变。有人说,“接受”是“认命”,很消极,可是,当你抗拒很多事的时候,你有没有感受过自己的内心状态?是充满力量,还是紧张混乱?
接受与改变,像一个艰难的悖论,但其实人们常常说的接受和改变分属不同时空领域,一个指向已发生的过去,一个指向未开始的将来。接受的是前因种的果,通俗说,接受现实是承担责任,更多的是一种心态上的调试和对应的承受力;改变的是当下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播种新的善因,以期产生善果。
但改变的过程会一直受到过去的果的牵制,非常不容易。所以才说圣人畏因,凡夫畏果,所以中医的医理才讲究治未病,坤卦才以“履霜坚冰至”警示世人。捋清楚这个关联,便不会再说接受是消极认命,接受是为了变好,抗拒现状将不会有任何改变,接受本身带来转变而非固守。如果走不出接受的第一步,叫做逃避,还要在命运里继续绕圈子。接受过去改变未来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接受与改变最大的障碍叫做“我执”,通俗点就是人那点私心,说自私很难让人接受,但如果你了解去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的行为经济学理论的来龙去脉,了解他的好友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为行为经济学提出的种种解释,你便会知道非理性如何深深的影响我们。
简单说,人们对于损失的敏感度会高于收益,大家都会认为,自己拥有的东西更值钱,我们对一个事物的态度,会受到“初始状态”的影响。就是这种“非理性”会让人们枉顾事实,凡事惯于作出“利己”解读,很难洞悉世事的全貌。
然而事出必有因,即便你无法知晓,也不代表不存在,若用有限的眼界抗拒宏大的“真相”,就是以卵击石给自己找不痛快,不仅改变不了任何,还会受到“因果”的惩罚。
对有些人来讲,“接受”像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我们常说没心没肺活得不累,虽是一句戏言,却不失深刻。心宽的人,不执念于一事一物,反倒顺应了事物发展的规律。
洞悉宇宙人生的至理是一切的前提,这些如果能在幼时就奠定在一个人的人生基调里,是最理想的,但并不是所有人一开始就具备这种根性和机缘。那么,如何训练“接受”的能力,又如何做积极的改变呢?
佛说烦恼即菩提,不妨在遇到一些困境时,静下心来学习一下,因为无论接受还是改变都需要提升自己,提升的是智慧,消减的是过往的因果。
佛学、国学、心理学都是好的,可以是通俗的解读,也可以多看原文,当然原文的能量更高。我自己的体会是可以先博采众家之长,慢慢选定与自己相应的方向之后,更深入的学习。
杨凤池老师曾作出比喻:“心理学是科学,孔孟老庄是哲学,佛学是心灵的智慧。这三者没有直接关系,可以比喻。心理学是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学问,应该小于哲学,佛学是心灵的智慧,应该更大。但是这三者不在同一范畴,可以这样说:心理学比较实,孔孟老庄比较虚,佛学比较玄。”供大家参考。
书单的话,佛学方面我有幸得到周围信佛的老师朋友指引推荐,拜读了《大圆满前行》,经文方面我一开始接触的是《心经》和《金刚经》,而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克里希那穆提的思想;
国学方面,如果一开始看《周易》原文觉得晦涩,可以先学习一下曾仕强先生和傅佩荣先生的讲课,总之,建议一开始就从最精髓的入手,先建立根基再生长枝叶。实在不适应,可以先看看老子道德经,将至理寓繁于简,不会打击学习积极性,孔孟老庄等等国学经典都建议逐一去学,同时推荐《小窗幽记》、《菜根谭》、《围炉夜话》等修身养性奇书;
心理学方面,只推荐一些科普书籍不容易达到“治本”效果,建议系统学习四大流派,可以考虑接受一点系统训练,但因为目前国内刚刚取消国家咨询师资格的认证,心理咨询往后会逐渐与医疗机构接轨,相对低门槛的准入机会取消,需等市场消化一下,优胜劣汰出比较规范的机构,避免乱象丛生不得其法。
曾国藩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带着破除“我执”,明了空性这个根本原则,要在生活中思考所学、反复实践,养成新的有益的模式,做到知行合一,佛家称作“串习”。
对生命中许多事,因为无法理解,我们产生了很多错误的认知和负面的情绪,随着对生命本质认识的加深,我们调试着认知,化解着不良情绪。当内心的质量逐渐提高,接纳和改变能力自然提高,即便仍有困惑,也不会像从前一味怨责命运,更能承担起自己的因果,也更能从更长远的时空考量事情,超脱小我的视野。那么,无论是原生家庭婚恋关系亲子关系,还是职场人际关系都能有所改善。
马斯洛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是通过修行让自己圆满,还是碌碌此生,老天给了你选择权,人,得自我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