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5日 星期六 晴
在整个汉末三国历史中,有不少名人的死让人惋惜,特别是张飞英年早逝,才55岁就为小人所害,醉酒后被自己的手下杀死,实在太令人不值了,让人扼腕叹息。
张飞作为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一,实力自然是毋庸置疑,在长坂坡更是一声吓退曹操的十万大军,可见猛张飞的称号不是徒有虚名的,为蜀汉立下了赫赫战功。
221年6月,刘备为战败身亡的关羽报仇,出兵伐吴,让张飞从阆中出兵江州。领命后,张飞想要立刻领兵去报仇,但手下范强和张达想要宽限几天再出发,这时候张飞为兄弟关羽报仇心切,怎么可能听得进去,脾气一起就将这两人鞭打了一顿。当天晚上,范强和张达趁着趁张飞喝醉,杀了张飞,投奔东吴去了。
大战尚未开启,刘备就先折损一员大将,毫无疑问对于蜀汉政权来说军心士气都是极大的打击。
一个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会受到性格、过往经历的影响。张飞对士兵不体恤,喝酒喝醉了就喜欢鞭打、刑罚甚至处死属下,刘备也知道这个事情,他也没过多责备张飞,唯一嘱咐张飞的就是你既然处置了这些人,那你就不要把这些人放在自己身边。
刘备能以寒门底层身份笼络一大批人为他效力,很大程度上刘备懂得人性,他善于用人,让人才愿意为他肝脑涂地、死不足惜。他深知一个人被人处罚、伤害了,必定心存怨恨,将来会择机报复。所以,惩罚完后你就不能把这些人放身边,这样就不会给这些人报复你的机会和空间。
显然,张飞是没有听进去的。至于张达、范强能杀张飞,说明两人就是张飞身边的人,还能随意进出他的营帐。按照张飞这性格,估计两人平时也没少挨处罚。但两人真要报仇,恐怕早就动手了,选择这个时间节点,必然经历了漫长矛盾的累积。
最后因张飞让他们立马领兵出征伐吴,这个压根就办不成,他们希望能多几天时间准备,张飞酒醉后又鞭打他们,并且还说做不好宰了他们两个。这就成为爆炸的导火索,让张达、范强两人不得不动手杀张飞。
张达、范强是害死张飞的凶手,这个是事实,但张飞自身才是问题根源。但凡他对身边的人不是如此严苛、虐待,恐怕也不至于死于非命。
张飞对上,也就是对刘备,张飞是足够敬畏的,这个没得说。毕竟,你的权力是他给你的,权力只会对权力的来源负责,如果你不敬他,那么你这权力也没了。这也可以理解。
对平级,比如兄长关羽,张飞也异常敬重,情深义重。但对下,也就是对底层的士兵,张飞别说尊重吧,恐怕最基本的将其当人看都没有做到。
很多人一朝大权在握,便把一点点权力往死里用,本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宗旨会把权力用到极致。如此就会耀武扬威,把下属不当人看,根本不会体恤。你会天然的认为,你做什么下面的人都应该服从的,因为你手中有权。
但实际上呢?权力给你,不是让你作威作福、骑在别人头上的,而是需要你去做事创事业的,权力只是暂时在你手上而已,借你的手去完成历史使命或组织意志。一旦有天你手里没权了,你什么都不是的了,人走茶凉而已。
所以,要谨慎用权,对下属要尊重和理解,是你知道自己手中有决定他人生死的权力,但你慎重使用,并且也不因权力在手而膨胀忘乎所以,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长期以来咱们社会普遍见官就低一等这种心态导致有些基层领导生出了官老爷的心态。体制内的基层治理是如此,职场也是如此。权力在手的领导、高管,有多少会真的把基层员工当做活生生的人来看?
这种官老爷的心态要不得,迟早会惹祸上身。领导干部好比是“鱼”,群众好比是“水”,水里可以没有鱼,但鱼儿却离不开水。
领导干部放下架子,俯身折腰,深入基层一线,体察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冷暖,听取群众意愿,解民忧助民困,多办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实事,真正走基层、接地气、长底气。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才能达到如鱼得水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