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写完文章,先发给一个朋友看了看,他觉得内容写的还是不错的,应该会有一些评论性的建议。
我是这样回答的:“默默看的多,参与的少。”
为何?
因为几乎每一个人都在乎的是自己,除非有利益关系,否则都只会关注自己。
后面我说了一句很阿Q的话:“因为没有过高的期望,所以不会失望。”其实,道理很简单。想一想:曾经儿时的好友有多久没联系过呢?或许根本都已忘记了。
大学时候的闺蜜、舍友、同学有多久没联系呢?
自己的兄弟姐妹有多久没联系呢?
就连自己的父母又有多久没联系呢?
这些都没时间关注,咋会关注甚至参与一篇小小的文章呢?!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一直都在奔跑,都在追求新奇。很少有人愿意停下来去思考自己要什么,该走向哪里?
其实,看书学习也是一样。如果只是囫囵吞枣的看一遍,走马观花的形式学跟不学差别并不大。就好比看文章一样,如果只是觉得题目比较新奇,看一下,满足一下好奇心,虽然只用15分钟时间就看完了,收获必定有限。
一篇文章我要用2个小时才能书写、修改完毕,期间还要查询资料,平时观察,再加上过去的累积,还是耗费了很大的心血的。如果15分钟就看完了,那你真是太聪明了……
学习任何内容要能学以致用有以下三步要走:
第一步,坚持做笔记。除非你有一对照相机般的耳朵,不过这种人只占人口总数的0.0001%,比中彩票的几率还要低。
一般学习之后,24小时已经忘掉50%。一个月后,连5%都记不到呢。
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那0.0001%?如果不是,请学习的时候准备好笔和笔记本,做好学习笔记。
第二步,24小时之内重读笔记。对那些感触很深的内容尽量清楚、整洁的整理在一个笔记本上或者电脑里,不定期间断性的重复学习。
第三步,将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别人。要想应用新知识,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把他传授给别人。
想想:要传递给别人,自己首先需要了解清楚。如果自己都没有领悟,你怎么分享给别人?
看看我过去的文章和现在的动作,是不是和这上面的三步是吻合的?
这个三步方法来自哪里?
其实,就是来自《知道做到》。这本书我是2010年第一次看的,看了不下5遍,还写了相应的教程,不断的重复。不过8年后的今天再看,收获肯定和过去不一样。
要解读这本书,就要对这本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了解哪些方面呢?
第一,作者:谁写的这本书?
第二,书评:这本书写的怎么样?
第三,前言:为什么写这本书?(部分还会告诉怎么学习这本书)
第四,正文:这本书写的是什么?
第五,结尾:这本书要达到什么效果?
这里都是用最简单,最精炼的语言解释说明,喜欢的朋友可以买一本书对照着看。
1、谁写的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由3个人共同完成的,都是美国人,他们分别是:
肯·布兰佳:
管理大师,作家,演说家,布兰佳国际集团总裁,他另外一本书《一分钟经理人》,已经销售了1300万册。
保罗·梅耶:
企业家,成功激励机构创始人,旗下机构营业额总额超过20亿美金。
迪克·罗赫:
演说家,培训师。
用国内的说法他们都是成功学家。成功学源自欧美,美国这个国家是特别注重演讲的,总统竞选都需要演讲争取选民的。所以,他们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这种机构,比如卡耐基成人口才训练团体等,每周末每个社区都有这样的活动。这玩意被引进国内之后就变味了,成了一些人的敛财工具,以为听一下成功学就成功了,那有那么容易?!
2、这本书写的怎么样?
书评很好,曾得到柳传志、冯仑、李践等企业家的推荐,是一本很实用的工具书。
3、为什么写这本书?
布兰佳发现过去他写的书,并没有对读者的工作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很多人看过他的书,并没有应用书中的内容,为此他很郁闷。
这时候他想办法找到了知与行领域的专家保罗·梅耶,这哥们正在准备一个主题演讲:“缺失的一环:怎么能把从课本、录音、视频等学到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两人一见如故,与此同时,布兰佳找到了和他20年的合作伙伴迪克·罗赫,邀请一起来完成这本书的创作,结果在三个好基友的努力下,《知道做到》出炉了。
4、这本书写的是什么?
这本书可读性还是很强的,以故事的形式说明为什么知道做不到?并且分享了如何知道做到?
5、这本书要达到什么效果?
首先,清楚明白知道做不到的原因;其次,知道“如何知道做到?”;最后,运用《知道做到》里的方法,学以致用,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今天就解读到这里了,明天继续解读:为什么知道做不到的第一个原因:信息超载。
预计在未来的三到四天就解读完这本书。这个速度还算是蛮快的,学习还是不能过于急躁。慢慢来,比较快,贪多嚼不烂。如果纯粹解读就会缺少趣味性,所以,还得穿插一些其他的内容,这样解读的内容就会相对生动、幽默、可读性强一些。
这里分享一个绝招:做任何事都有灵感,并且都会保持最佳状态,这算不算绝招?
难不难做到?
说难,其实也难,说简单也简单,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
这不是废话吗?
怎么做?
无论做任何事都100%的投入,什么叫投入?
有两个标准:第一,每次只做一件事;第二,投入自己所有热情和能量痴迷于这件事。
在每一天的24小时,在每一小时的每一刻,完全忘我投入自己的事情,即使在卡拉OK的时候,也如专业歌手一般投入,与爱人拥抱的时候也是100%动情……
我聊天的时候,几乎啥都不做,只跟一个人用心交流,我发现对方回复太慢,我就会告诉他,等你有时间我们再交流,要交流我就需要那一个时间段只交流。
很多人都觉得我是一个怪人,其他人貌似都不这样,。哎,看来我真的是一个怪人,大家小心哈!
(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