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理事长,接受采访时说,"保证6%以上回报率的理财产品别买,那是骗子"。
我们就来看看这背后有什么商业逻辑。"保证6%以上回报率的产品别买"这句话的核心是什么?核心不在于"6%以上的回报率",而在于"保证"二字。
我们国家对金融体系是强监管的,禁止银行、保险理财机构推出任何保底的理财产品。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金融产品是完全零风险的。你说你的产品没有任何风险就能获得6%以上收益,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二、那到底有没有保底的理财产品呢?
理论上是有的。风险很低,或者几乎没有风险的产品才可以保底。在金融体系里,最没有风险的,就是银行存款。银行定存一年的利率是1%到2%,理论上是保底的,银行有存款保险制度,但保底最多只保50万。
啊?连银行都不保底,那到底有没有保底的理财产品呢?理论上也是有的。现在银行一年的定期贷款,利率大概是4.75%左右,上浮到顶,大概是6%。如果今天,我真的找到了保底6%以上的产品,那么市场上就会立刻出现一批套利者。他们会用4.75%,或者6%的利率从银行借钱,然后拿借到的钱,去买这个产品来套利。
也就是说,就算有保底6%以上的产品,短期内也许它会存在,但长期来看,它一定会被很多套利者吃掉。你作为散户,是否能跑得过这些套利者呢?所以从大规模资金、长时间这两个角度来看,市场上不太会出现保底6%以上的产品。当然,一定会有收益超过6%,甚至远超6%的产品,但它们都是有风险的,不是保底的。
如果真有这个机构,真的有保底6%以上的产品啊。两种可能性,一是他低估了风险,二是他低估了你的智商。
三、思考
小结:为何没有保底6%以上的收益?1-如果给你的保底收益>6%,那些基金还不如去银行借钱。2-如果有6%以上的保底收益产品,肯定有人套利,轮不到你。
天下没有免费的馅饼,我们的信息远远不及投机套利者,资本是逐利的,大于6%以上的回报 ,早就有人去套利,投资钱多了,按供需平衡原理,回报就降低了正常的水平。所以自己想明白才不会掉到坑里!其实我了解到现在银行的理财说明都备注了不保本,更不用说保底收益了。我们也得好好学习理财知识 ,让血汗钱有增值的可能,高收益是伴随高风险的,我们本就想点利息 ,可不能让老本都丢了吧!老巴说的投资指数基金是相对稳定的收益,先坚持定投3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