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谓的“韭菜”,指的是在交易市场中没赚到钱甚至赔钱的势单力薄的散户;
其实这些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在犯同样的错误,只不过只有交易市场里才能提供足以使他们印象深刻的巨大亏损而已。
2.“韭菜”严重缺乏基本的阅读能力。他们是那种买一辈子东西都不读产品说明书的人,他们是那种无论拿到什么,都要问别人怎么用的人;(不肯独立思考的伸手党,并为此付出代价而不自知。)
3.一进场就“买买买”是绝大部分人成为韭菜的原因;(缺乏择时能力和交易原则,冲动建仓。)
4.市场有几个定律:一旦你需要用钱的时候,市场就会大跌;一买就开始跌、一卖就开始涨。因为每一次行情结束的根本原因是“入场资金枯竭”。连和市场关联程度很低的散户都要入场赚钱的时候,资金枯竭就不远了;
5.金句:连你都开始进场的时候,牛市就要结束了;你就应该干看着,啥都不买......到了熊市,等到大家都骂娘的时候,再开始买买买;
6.一上来就错了,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7.一进场就all in,甚至加杠杆是可怕的错误。保存剩余资金,在其后漫长熊市慢慢加仓降低建仓成本才有机会“亡羊补牢”。(合理策略应按照金字塔原则由塔尖从上到下逐步加仓,“亡羊补牢”应该做的是还有钱的话,慢慢加仓,钱不够的话,就在场外拼命赚钱)(其实这里说的就一个事,进场就要做最坏的打算,输不起就不要玩,永远不要all in,不满仓且有能力加仓才有机会(有持续加仓能力意味着有持续拉低持有成本的能力));
8.投机者拒绝学习,投资者善于学习;(区分投机和投资意义不大,我认为其实是同一个概念,但用是否学习来区分具有一定合理性,因为对于市场具有高度认知的交易者相比低认知交易者获利的可能性更大,也更善于规避风险);
9.交易者要学会主动学习,复盘失败,修正自己的观念和思考,以便完善下一次决策;
10.认为交易是“零和游戏”是韭菜的错误认识,交易市场根本就不是零和游戏,从经济周期(牛熊交替)去思考市场才是正确的思路;
11.本质上看,一切交易,都是思考不一致的结果,也就是存在看跌和看涨的人才能构成买卖;
12.等待正确的时机,错过了就等待下一个时机,这比一些所谓的“价值投资”重要得多;
以上几点说的也都是一个事,你以为的不一定就是你以为的,被打脸以后要懂得反省复盘,让自己的认知不断迭代逼近事实,而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13.决定输赢的不是“运气”,而是“实力”。在交易市场里,实力指长期稳定的低成本现金流。而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不断在场外赚钱可能是唯一的优势策略,且永远要保留一定比例或者起码一定数量的现金;
14.优秀的、成功的交易者,最终都是风险厌恶者,在风险这件事上,一定要尽早学会观察别人的冒险实践,而不是通过自己的的实践(Watch other people taking risks! (盯着别人冒险!))。玩杠杆和借钱交易本质都是叠加自己的风险;
15.计算风险成本的时候,先考虑实力(可以承受的风险),然后才是回报风险比,在考虑风险回报比的时候还应该设好止损线;
16.真正有用的建议,从来都是可执行的;
17.设置的止损险应该大于日常波动幅度;
18.交易频次越高,交易越是接近“零和游戏”,交易市场短期来看是投票机,长期来看是称重机;
19.降低频繁交易很重要,频繁交易的结果就是手续费积累;
20.当交易频次越高的时候,回报风险比很难变高,而是变得越来越低。因为在那么短的时间里,“突然”产生巨大回报的回报可能性极低,捕捉暴涨暴跌,恰恰是最危险的;
21.越是长期的预测,越容易接近真实的逻辑判断;
22.韭菜常常是自己把自己割了,一切的交易都有风险,交易者应该进场之前自己就明白的;
23.作为交易市场中的一份子,不大可能在最高点卖出,也很难在最低点买入;
24.人是如何变坏的,那人就是如何变傻得,这两个过程的机理完全相同———把自己的错误决策合理化,只要开始坏掉,就根本回不来,因为承认自己的错误需要挑战自己的自恋;
25.回报风险比=可能的回报÷可能的风险;
26.调整止损线,降低自己的风险承担;降低每次的交易金额在总资金的占比;提高自己在场外的赚钱能力(或者募资能力);
27.选择更为优质的交易标的;选择最佳的交易时机(比如,若干次暴跌之后再买);放长持有时间(比如,穿越一次以上的牛熊);
28.早期投资者的失败项目比成功项目多很多倍;早期投资者其实投不进去很多钱;早期投资者,由于自己的“早期”,所以只能成为长期投资者;
29.投资早期项目,绝对不是韭菜应该干的事情。你必须攒到一定地步之后,再碰这方面的机会,否则,一定会反复被割;
这里讲的是投资最重要的事情——学会避险,先保证不遭受毁灭性亏损才有盈利希望(如果亏掉50%就要涨100%才能回本,亏掉80%就要涨400%才能回本),控制风险永远是第一位的。至于交易实践个人认为可以设置好合理的止盈止损线从短线交易开始,不必盲从书中意见降低交易频率,在交易中做好仓位控制即可。毕竟如果上来就做周期长达一年甚至数年的长线交易,就无法迭代自己的交易框架,一旦决策错误就浪费了大量时间和机会成本。
从短线上手,在实践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易框架和交易频率即可,短线由于交易频率高,在控制仓位和严格止盈止损的前提下很难有大亏损。
30.学着,但不着急用,等够用了再说也是一种智慧,总结出可以现学现用的原则筛选项目是必要的,因为分析项目是一项需要长期学习积累才能习得的技能,其实是在自身技能不足的时候,将选择交给具有客观检验能力的第三方(市场)作判断,这其实是一种“知己”的智慧,市场常常更聪明;
31.所有东西都在涨的时候,一定要选那个涨得最猛的;因为概率上来看,或者说,市场在教育你,它更可能涨;在所有东西都在跌的时候,一定要选那个跌得最少的;因为概率上来看,或者说,市场在教育你,它最抗跌;
完全市场是不存在的,但对于一般人想超越众多专业机构发现“低垂的果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跟投策略和惯性交易策略的结果往往更好,合理利用市场选择的结果比自己分析项目的结果往往更好;
32.Fear of Missing Opportunity是对丧失机会的极度恐惧,容易左右人做出不合理判断,因此认真生活,学会自娱自乐非常重要。有利于做出理性思考和降低交易频率;
33.孤独是成功交易者最宝贵的品质,“特立独行且正确”,才可能产生巨大的交易价值(众所周知的正确的事情往往没有价值);
34.交易决策需要自己做决定,并且自己对自己的损失完全负责,这不能保证赚钱,但能保证对自己有更深的理解,毕竟每个人风险偏好、经验、性格不同,交易原则很难实现普适,每个人都是盲人,在摸索市场这头大象,所以自己做决策有利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交易原则;
35.只在生命中的一个领域里孤独,不仅不可怕,还很享受;事实上,在任何领域里,想要把手中的事情做到极致,都要学会独处,“独处”是促进生产力的最佳方式之一,最终的收益会和孤独程度同比增加,高度一致(这里的孤独我认为应该是观点上的孤独)。认真生活,享受孤独是非常重要的;
36.成功交易者的一个基本素质就是:在任何时候都持有一定比例(或者起码一定数量)的现金,在交易市场里,无论是现金、时间还是生活,都绝对不可以ALL-IN;
37.到最后,一切高质量的交易决策,都来自自己的成长,是自己的成长高度和那些拒绝成长的人所拥有的普遍认知水平之间的“认知落差”;
38.投资也好,交易也罢,绝对不能当做“全职工作”,也不能当做一个“拿薪水”打工的工作。一旦你拿着薪水,你的脑子就开始被往另外一个方向上塑造,孤独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独自一人的时候,没有“表现”“表演”的刻意或者需求;
39.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失败无能为力;
在生活中给交易以外的事情留出一定的带宽,在资金上也给交易以外的事情留出一定的带宽,给自己留出带宽有利于保证自己的决策具有客观性。
40.所有的韭菜都骨子里认为自己正在交易的标的并非可以持续增长,关注多个周期背后体现的真正趋势才有意义;
41.仔细体会据大多数交易者的情绪,牛市里,FOMO情绪达到顶峰,各种投资者开始ALL-IN的时候,上升趋势渐渐到头了;熊市里,大多数“韭菜”经过失望谩骂而后竟然平静了的时候,下跌趋势渐渐到底了;
42.控制自己是天下最难的事情,越是简单的原理越是难以遵守;
43. 所谓的“韭菜”,指的是那些在本质上并不是零和游戏的交易市场里以为自己在玩零和游戏的交易者。;
44. 在未来,比特币的主导地位将不断下降,甚至可能低至5%以下;
45.Meaningful Blockchain Applications(MBA)即有意义的区块链应用。所谓的“有意义”,是指这些区块链应用在尝试着解决比特币实际上没有解决的问题。
46. 每一次真正的创新出现的时候,一定紧随着大量的骗局。在一个金融创新出现的时候,更是如此;
47. 投资项目前应该问自己的几个问题:
这世界真的需要这东西吗?它解决了什么原本没有被解决的问题?去中心化在这件事儿上真的必要吗?它真的必须账务公开吗?账务公开的存在真的会提高它的效率吗?它在多大程度上更接近一个DAC(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corporation,去中心化自治公司)?如果我们决定投资,那么我们应该用我们资金的多大比例去投资?
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知、对市场的正确认知和对自身情绪的控制(包括摒弃一夜暴富的妄念)有利于避开交易中的各种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