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调嘻鸡尾酒
“ 调酒师无处不在,鸡尾酒信手拈来 ”
欢迎来到最新一期的『 调嘻鸡尾酒 』,我是小于哥~
全文共分为 5 个小节:
(1)前言
(2)典故
(3)配方
(4)教程
(5)后记
赶时间的朋友,可直接跳到 “配方” 和 “教程” 阅读。
之前有款鸡尾酒,后台呼声很高。
一直想写它来着,但它太有历史底蕴了,我怕准备不足闹笑话,就一拖再拖。
现在没人催更,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搞定它 ↓↓↓
号称“北美第一杯鸡尾酒”,就是名字有点拗口。
这款鸡尾酒拗口到什么地步呢?
有人叫它“凯迪拉克”,有人叫它“艾泽拉斯”,反正第一次叫对名字的不多。
所以,即使『 萨泽拉克 』历史悠久且经典,但点它的人确实不多。
只有喜欢“教父”和“古典”的人,才有兴趣点上一杯『 萨泽拉克 』慢慢品。
『 萨泽拉克 』的积淀之所以深厚,是因为它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续了近200年。
让我们跟随时间的脚步,回到1830年代一探究竟。
当时,美国新奥尔良市有一个药剂师叫裴乔。
别的药剂师都在“做百姓药房、成健康事业”,偏偏他不走寻常路。
经常拿草药制作苦精,还弄了个商标“裴乔氏”,街坊邻居都误以为他有个裹小脚的乔姓老婆。
制作好的苦精,裴乔都亲自试喝。
时间久了觉得不过瘾,就跟酒精混着喝,一来二去还真让他喝出了一些门道。
于是,他就把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药方”摆在柜台售卖,专治各种不开心。
过了一段时间,新奥尔良市的商人开始从法国进口一款名叫“萨泽拉克”的干邑白兰地,引起了裴乔的兴趣。
他赶紧买来一瓶跟苦精兑着喝,味道居然胜过之前所有的“药方”,从此就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接下来的十年里,裴乔不断改进这个“药方”,最终形成了今天『 萨泽拉克 』的雏形。
因为过于畅销,还专门开了个同名酒吧,就叫“萨泽拉克”。
只是好景不长,法国的葡萄园被根瘤蚜虫大面积侵袭。
葡萄产量大幅下降,质量也不过关,直接导致干邑变得“奇货可居”,就像现在的片仔癀。
没办法,只能改配方,干邑就被换成了黑麦威士忌。
有一些酒吧实在过意不去,还会稍微放几滴干邑以示厚道。
但是喝惯了干邑的人,一下就喝出了黑麦威士忌的不同,叫来调酒师问怎么回事。
眼看着演不下去了,只能继续改配方。
加入苦艾酒,用它强烈的气息去掩盖威士忌的口感。
本是一个应急之举,没想到氧化后的苦艾酒,其草本风味让每一口黑麦威士忌都充满变化,酒体的层次感让这款鸡尾酒变得高级起来。
渐渐地,这成了改良后的『 萨泽拉克 』的新卖点,也没人计较里面是干邑还是威士忌了。
苦艾酒果然是神来之笔!
20世纪初禁酒令实施,苦艾酒被禁了好长一段时间。
不过,见过大风大浪的酒吧已变得气定神闲,再次想办法度过了禁酒令危机。
虽然这次没有改配方,『 萨泽拉克 』也称得上命途多舛了。
时间来到2008年,新奥尔良市政府把『 萨泽拉克 』评定为该市的官方鸡尾酒。
从此,『 萨泽拉克 』结束了风雨飘摇的日子。
它的配方基本固定下来,被IBA收录。
回顾这一路走来,叫它“北美第一杯鸡尾酒”不算过分吧?
多说一句。
正因为它举足轻重的地位,你在酒吧点一杯『 萨泽拉克 』,还挺容易引起调酒师注意的。
想撩调酒师,点这杯酒成功率会大一些。
在『古典』那篇说过,它之所以具有里程碑意义,主要在于为鸡尾酒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而『 萨泽拉克』代表了气味型鸡尾酒的发展方向,这也是它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原因所在。
有部电影叫《闻香识女人》,『 萨泽拉克 』就是“闻香识美酒”。
而它的香气主要源于:苦精和苦艾酒。
如前文所述,『 萨泽拉克 』发迹于裴乔氏苦精(Peychaud's),现在已经成了这款鸡尾酒的标配。
裴乔氏苦精没有太明显的茴香味,反而带有一点花果气氛,能更好地衬托出干邑的香味。
只是它比较贵,在国内不太容易买得到。
自己调酒的话,可以换成其他苦精,比如安格斯特拉、比特储斯、雷根六号等。
这些都是很经典的苦精,容易买得到。
关于苦精,其实有非常多的内容要讲,但容易让人打瞌睡。
接下来一段时间,我尽量多写带苦精的鸡尾酒,把相关内容“润物细无声”地分享给大家。
喜欢苦精的嘻友,可以自己先去实践探索一下。
在“配方”小节里,除了裴乔氏苦精, 苦艾酒更应该多着些笔墨。
只是很多都涉及到实操,所以就把一些重点分配到“教程”小节里了。
听我说这话的口气,不给它三颗星的难度系数怕是不行。
一起来看下具体的调酒过程:
Step 1: 鸡尾酒杯用苦艾酒喷香或洗杯,然后放一旁备用;
Step 2: 搅拌杯中放入一颗方糖,并用捣棒碾碎;
Step 3:分别加入干邑 60 毫升、苦精 3 滴,随后加入5-6颗冰块;
Step 4: 用吧勺搅拌10秒左右,然后将混合酒液倒入备用的鸡尾酒杯中;
Step 5: 柠皮喷香并放入杯中作装饰,『 萨泽拉克 』就做好啦;
洗杯的方法也很简单,可以参考以下两种:
1、直接把10毫升苦艾酒倒入杯中,摇晃酒杯使苦艾酒挂杯,然后倒出;
2、用喷雾瓶将苦艾酒喷洒在杯壁上,这个方法比较省酒;
在这个教程中,除了用量上的微小变动,几乎都是按照原始酒谱操作的。
因为调制手法的差异,『 萨泽拉克 』已经让调酒师之间形成了一条鄙视链。
没洗杯,会被鄙视;
放冰块,会被鄙视;
没用柠皮增香,也会被鄙视;
根据我不确切的观察,『 萨泽拉克 』现在似乎变成了调酒师之间的battle,顾客反而成了次要的。
就像《这就是街舞》,参赛人员和导师PK各种舞蹈的技术细节,实际上女生只看你帅不帅,哪儿管你圈内自嗨。
所以呢,自己做的时候不用那么较真。
裴乔氏有点贵?
——就用安格斯特拉苦精;
不想用苦艾酒洗杯?
——就直接倒进搅拌杯;
不想放柠檬皮?
——用其他装饰物代替也可以;
不过,冰块能不放尽量不要放。
具体原因无关鄙视链,跟苦艾酒的乳化现象有关。
简单来讲,适量的水分所带来的苦艾酒的乳化现象,能让整杯酒不那么辛辣。
更重要的是,它能让复杂的草本香气变得更加和谐,有点像喝完茶后的口腔,无限回味。
而加冰后的化水量实在不好把控,还是在搅拌杯里加冰操作更好一点。
另外,干邑作为蒸馏型葡萄酒,也是需要“醒酒”的。
纯饮干邑的时候,手掌托住酒杯,体温可以让酒香散发、变得更加圆润。
这个时候加冰,就变相终止了“醒酒”的过程,『 萨泽拉克 』的口感也会大打折扣。
其实我不反对调酒师之间的battle,毕竟有利于个人进阶和行业进步。
只是很多时候,我最喜欢喝的一杯『 萨泽拉克 』,反而是我抛开繁文缛节、随手调出来的那杯。
就像之前我拿几十种酒大乱炖的『 僵尸 』,既好喝又好玩...
今天的『 萨泽拉克 』,就分享到这里。
嫌鸡尾酒名字不好打的嘻友,可以回复“艾泽拉斯”
——兽人永不为奴,除非包吃包住!
“ 想喝鸡尾酒,调嘻全都有 ”
敬请大力关注『 调嘻鸡尾酒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