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役”,是一个令人看到就恐惧和悲悯的词,总令人想到鲜血和眼泪,更别提要一字一句地去读那些悲惨的人和事了。
科尔森·怀特黑德的《地下铁道》就是一本让你揪着心读完的书。
主人公科拉是一个奴隶,从小生活在种植园里。作为主人的财产,她存在的意义是用血汗为主人创造价值,并且不能拥有喜怒哀乐,面对一切不合理的对待必须顺从,无论是饥饿、毒打还是强奸,因为奴隶的天命就是服从奴役。可是科拉并不是一个安于命运的奴隶,她踏上了逃亡的道路,通过专门用于拯救奴隶的“地下铁道”,不断向北前进,向自由前进。一路上,有来自职业猎奴者的追捕,有来自种族歧视者的攻讦,有来自虚情假意者的欺骗。当然,也出现了一大批同情者、怜悯者,他们不因肤色不同而产生偏见,怀着对人性的尊重,不惜用生命来换取像科拉一样的逃奴的自由和生命。
“白人来到这块大陆,是为了一个全新的开始,为了逃离主人的暴政,就像曾经逃离残暴主人的自由民一样。他们坚持自己的理想,却否定别人同样的理想。”人们只有在自己身临危难的时刻,才会奋起反抗强加于身的不公,一旦再次享受到安逸,就会为了各种各样的利益,不折手段地将曾经所受的苦十倍百倍地施加在弱者身上。
民主和自由总是相对的,一部分人享有的民主意味着对另一部分人的专制,一部分人拥有的自由意味着另一部分人遭受的束缚。人类对民主和自由的追求,从来离不开鲜血和眼泪。
特别敬佩那些“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即便在欺凌、蛮横成为常态的情况下,他们依旧保持着对生命和人性的敬畏,尽己所能地去维护人类文明的底线。正是他们,用勇敢和爱,组成了隐藏在奴役和压迫的地底下的铁道,将希望从北方带来,把生命从南方救去。
特别敬佩像科拉一样从不屈服的人,即便命运似乎将门和窗都关上了,她依旧能自己挖出一条通往理想的地道来。“知道自己的价值,你就知道自己在等级次序中的位置。逃离种植园的地界,就是逃离基本的生存原则:毫无可能。”这是祖母曾经给科拉的忠告,她也因此而犹疑,但面对“种植园”这座“围城”,她最终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把那些赖以生存的基础,日积月累的习性,忍痛割舍抛弃!
地下铁道,在承载着生命的同时,也延续了人类文明。它就像一根根血管,源源不断地传输着血液,使人性不至于苍白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