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我们应该深刻了解历史,了解华夏,才能体会到中华五千年历史带给我们的经验和智慧。中国古籍有经史子集,我们先从“史”开始吧。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
原文: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译文:
黄帝这个人,是少典国君的儿子,姓公孙,名叫轩辕。出生时灵气逼人,没几天就能说话,幼年时思想敏捷,稍大点敦厚勤勉,成人时异常聪明。
问题:黄帝是谁?为什么叫黄帝?
黄帝(公元前2717-公元前2599)是少典国君的次子,少典娶有蟜氏女,名为附宝,怀孕二十四个月,于农历三月初三诞下黄帝,出生当天有景云之瑞,以土德王,尊称黄地。因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又以为姓,居轩辕之丘,又以为名,后又称姬轩辕,轩辕黄地。到殷商时代,一些文人觉得把祖先称“黄地”很不雅,他们借故“地”和“帝”是谐音,就把“黄地”改为“黄帝”。“轩辕黄帝”从此就这样沿用下来。
注释:
少典:有人认为是人名,有人认为国号,认为后者居多。
轩辕:有人认为是黄帝居于轩辕之丘,所以叫轩辕,也有人认为,是黄帝和大臣们一起设计制造四轮推车,命名为轩辕,而当时黄帝还没有正式名字,为了纪念功劳,黄帝就以“轩辕”命为正式名字。我认为前者靠谱些。
--------------------------------------------------------------------------
原文: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译文:
轩辕时代,神农氏世代衰落,诸侯国间互相侵犯讨伐,暴虐百姓,苦不堪言。而神农氏不能征战各个诸侯国。这时轩辕开始操练士兵,讨伐不朝贡的诸侯,诸侯这才来归顺,而蚩尤最为残暴,没有人能讨伐。炎帝想欺压各个诸侯,诸侯都跑来归顺轩辕。轩辕推行德政,整顿军队,研究节气变化,种植五谷,安抚民众,丈量四方的土地,训练以熊、罴(pi皮)、貔、貅、虎等猛兽为图腾的部落,与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交战,多次战后终于征服了炎帝,取得了胜利。而后,蚩尤发动叛乱,不听黄帝的命令,于是黄帝征召诸侯的军队,与蚩尤在涿鹿郊野开战,终于擒获并杀死了他。这样,众诸侯都尊奉轩辕为天子,取代了神农氏,这就是黄帝。天下哪里有不归顺者,黄帝就前去征讨,所向披靡,开山通路,几乎从来没有在哪个地方安宁地居住过。
问题:炎帝是谁?和神农氏什么关系?
炎帝:于农历四月二十六出生。一说即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神农尝百草多指炎帝。相传其母有蟜氏名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注释:
少典:是伏羲与女娲之子(存在争议)。配女登(又名任姒),生炎帝,配附宝,生黄帝。
三战:有人翻译为三次战争后,我认为古语的“三”应该译成“多”更合适。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搞清楚古代这几个大咖的关系啊?给大家画个草图,就能解决题目的问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