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为信任是双方的事情。其实信任是靠单方努力而完成的并不是双方。必须有一个人值得信任,同时他还信任对方,这样才能建立信任关系。从来信任都是这么建立的,只不过大多数人忽略了而已。大多数人认为信任是双方的,信任确实是双方的,但在建立的初期是单方的。
信任的门槛是什么?
拒绝是门槛。不经过拒绝的信任都是假信任。我们自以为对他的信任都是虚妄的假象。世上最痛苦的并不是拒绝,而是连拒绝的机会都没有。没有拒绝何来开始?
很多人都害怕拒绝,大家都一样。但是我们要知道,客户拒绝的也许并不是你,而只是一种符号,一种角色,一种特定的身份。
所谓的拒绝,必须放到特定的场景中才有意义:
客户拒绝的是谁?
客户拒绝的是什么?
客户为什么要拒绝?
很多时候客户拒绝的并不是你,他只是那样一个场景,一个角色,只是习惯性拒绝而已。
如何才能高效的应对拒绝?
设定有效的目标。
被拒绝很正常,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可以有效的预防被拒绝。
提前预知客户的拒绝。
我们知道,客户会拒绝,同时给出一些方案 ,让客户做选择题可能会好一点。
主动引发客户的拒绝。
见客户的目的呢?并不是索取,而是跟客户有没有合作的关系,有能不能帮到客户。
最好的心态是从客户不可能合作开始,然后慢慢产生可能的合作。这样我们不容易产生失望的心情,也许会有得到的惊喜。
见客户是了解客户的方式,见客户是建立信任,而不是摧毁信任。每一次见客户都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为建立信任,获得更多的可能。
这里体现了什么思维呢?
目标才是最好的方法。确定好自己的目标才能更好的完成。主要需要遵循目标管理的一些相关法则,比如smart法则。
见客户需要说明自己的意图,而不是隐藏。
见客户需要增加信任,而不是摧毁信任。
见客户是帮助客户,而不是单方面的索取。
之前也跟大家分享过。
如何消除陌生呢?
第一呢,那就是多见,一回生二回熟。
所有的销售人必须拥有反复跟客户拜访和沟通的能力。现在很多销售都需要反复沟通,才能建立信任,最后取的结果。
第二呢,要掌握隔空喊话的能力。
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我们要让客户在没见到我之前,就对我们有一定的了解,再见的时候肯定就会更加容易了。或者说找和熟悉客户的人来传递相关我们的信息,见面的时候,被拒绝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总结一下:
和客户建立关系,那肯定是先消除陌生,消除陌生之后才是跟客户谈产品,要不客户又不知道你是谁,为什么要听你谈产品呢。
跟客户沟通的过程中被拒绝太正常了。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和相应的办法。
相信我,你可以突破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