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5月26日镇江亲传阅读交流后的感受。
思想与精神
——读《处处皆书房》有感
黄蕾 镇江七年级弟子
促使我们成才的其实不是环境,关键还是人们内心的思想与精神。——题记
处于贫苦乡村中的牛娃与金娃,他们的生活环境迥然不同,但最终都用自己的身心写出最好的作文,得到老师的赞赏。
牛娃,家中生活条件很差,唯一的电器只有手电筒。但他与父母相处亲热,并没有因为物质的原因来妨碍他的亲情与学习,反而使他更加勤奋,努力学习,最终写出感人的文章。
金娃,他的生活条件比那里的孩子要富裕得多,但他沉浸于物质当中,并没有走出思维,来到大自然中探索寻找,以至于最后他的作文虽然令人羡慕,却没有赢得别人的掌声。
其实,每件事最后的结果不取决于做事时的环境,而是取决于当时自己的思想与精神。
在学习中,大家都处一个课堂之中,都在外补习,做练习,可为什么成绩上依然会有很大的差距?因为他们的思想上有差距。有些人心中认为要做强者,所以他便能克服一路的拦路虎,坚持到底,冲向人生的顶峰;有些认为自己已经是最好的了,所以就像龟兔赛跑中的兔子一样自甘堕落,最后走向人间的底层。
精神与思想就如血液一般流淌于我们身心,使我们拥有信念,便执着追求。
精神与思想就如一把双刃剑。在人生中,我们必须拥有这两个概念,如果我们没有这两者,那么人生便会变得没有追求。高尔基曾说过:让整个一生都在追求中度过,那在这一生中心定会有许许多多美好的追求。如果我们有这两者,那生活便会有意义。如果失去,最终便会成为社会中的行尸走肉。
艰苦的环境可以使人成才,但并不是只有艰苦的环境才能使人成才。无论是艰苦的环境,还是优越的环境,都是外在条件,关键还在于人们内在的思想与精神。
思想与精神就如涟漪般每时每刻在我的脑海中荡漾。我想,牛娃也肯定与我一样吧。
一百八十度的人生路
——读《处处皆书房》有感
孙晨轩 镇江六年级弟子
即使有一堵墙,堵住了你人生的去路,其实你还有180度的选择。 ——题记
《处处皆书房》有这么一道阅读题:老师准备念第二篇作文前,“看了牛娃一眼”,这是为什么?有些人会被这道题难住,其实这道题并没有多难,只是我们的思考方式错了,正常人肯定会用正面思考解决它,解决不出;那可试试从反面去解决,如果“不看牛娃一眼”会有怎样的后果,所以“要看牛娃一眼”,这样反而轻而易举地解决。
就像去某地有两条路,正对着你的那条路被墙堵住了,180度走不通,可在你的反面也有一条路,还有180度的有路可走,只不过绕一个弯而已,很多人都忽视了这条路,从而过不去。
这篇文章写得最巧妙的就是使用了对比的写法,把牛娃跟金娃的生活、学习写了出来,让人感到农村人的生活很贫苦。虽说有的农村人富也不是富可敌国, 穷就穷出了点水平,传说有穷到家里只有手电简这唯一一样电器的困难户。金娃便是前者,牛娃便是后者。文中老师在读两个人的作文时,有明显的对比金娃把他的书房写成了“宫殿”,而牛娃家没有书房,仿佛一堵墙,阻隔了他的180度思维。而当他侧身转身时,大自然则成了他的书房。牛娃把他没有书房变成了无处不在的书房,这是最伟大的智慧,180度的活路。
我觉得什么东西都是无处不在的。困难是无处不在的,快乐也是无处不在的。即使有一堵墙,堵住了你人生的去路,其实你还有一百八十度可以选择。这一百八十度可以选择的路,也许就是你成功的道路。
那个关键的停顿
——《处处皆书房》读后感
于若溪 镇江六年级弟子
一个微小的动作可以改变一个人对某事的看法、心境或人生之路,那就是轻轻的一顿。——题记
你是否有过在急速奔跑时的那种因呼吸不均衡所产生的不适,在情绪极不稳定时的头痛欲裂,或在急于阐述某件事时的慌忙?那么你就应该适当停顿一下,平复心情,用良好的心态去改变事情恶化的轨迹。
随着啦啦队的吹呼声,1800米的女子长跑比赛拉来了帷幕。看着长长的跑道,我长舒了一口气,“砰”,一阵白烟你追我赶地从声腔口中涌了出来,如同了烈火一样追着我们,我们飞奔了出去。
在前200米中,我们精力充沛,谁都认为金牌会飞到他的手上,可渐渐的,我们的想法随着距离和体力发生了变化。
六百米了,原本冲在前面的我随着体力不支,汗水淹没了我的自信。
七百米了,小腿和腿腹极具疼痛起来。我温湿的液体,滴落了下来……
九百米了,我终于在模糊的视线里停下了。我大口地吸气,大口地呼气:我是放弃了吗?看着一个个汗人从我的眼前爬过,我的思想顿了顿……
微风再次抚摸着我,一个又一个的运动员被我甩了下去。一个又一个的一百米托起了我。
望着眼前的胜利之线,和身后那些只顾飞速奔跑,却不思索停顿对于自己利益的人。我认识到了或许在关键时刻停顿一下,就会完全停止持续恶化的脚步,并向胜利和成功进发。
就如同《处处皆书房》中,老师顿了顿才开始读牛娃的文章一样,因为老师的停顿,不仅没有使同学嘲笑牛娃,还使牛娃成功走出了自卑的阴影。但如果老师没有停顿,那么牛娃接下来迎接的就是嘲笑,和贫富差距带来的更大的压力,这将会使牛娃更加自卑。
所以,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停顿,改变了事情的发展与恶化,改变了我的视角和正在恶化的人生长跑。
穷,就要在努力中创新
——《处处皆书房》读后感
熊曼妤 镇江六年级弟子
一个个天天在家学习的富家孩子,竟与一个学习时间很少的穷人孩子相提并论,是错觉吗?
是的?不是,不是错觉,是真的真的。
穷孩子天生起点就比别人落后,再不努力,用好方法,亲近你的人都为你感到失望。
穷人孩子想要凭努力超越富家孩子,可能吗?你们真的以为富孩子不努力,那么容易地被超越吗?大错特错,一句名言是这么说的:“不怕富孩子不努力,就怕他们努力。”是啊,当他们努力,他们所接触到的东西会是最好的。他们的资源好,又努力,不知会远远甩掉多少穷孩子。但富孩子,还是有克星的。
什么克星?那就是《处处皆书房》中牛娃用的方法:创新!他写出了与别人不同的地方,让人眼前一亮,有了新的方向,才与金娃一样,被念文章,被表扬。大部分富孩子的致命弱点就是满足现状,不会创新,循规蹈矩!他们虽在上流社会,视野开阔,但在一些地方还是过于死板。如果你是老师,你也会对重复的东西厌倦的。而使你有兴趣的,只可能是些新颖的东西。想要脱颖而出,创新非常重要!
当然,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努力,一切都是空谈——你只播下希望的种子,不去呵护它,它怎么可能结出收获的果实呢?
当创新与努力相结合,也就是在努力中创新,会使你毫无悬念地在人群中取得胜利——这是非常好的秘方。
作为一个现代人,只要在努力中创新,才能在众人面前脱颖而出。
附《处处皆书房》原文
老师今天布置了一道作文题,叫《我的书房》。
这是一所乡镇初中,收取的学杂费是不比其他学校多的。于是,穷孩子和富孩子挤到一个教室里。所谓的富,只是相对而言罢了,毕竟不是富可敌国的那种;而这所谓的穷就穷出了点水平,据说家里只有手电筒这唯一的电器。
金娃是乡长的孩子,牛娃是平头布衣的孩子,他们家最现代化的东西就是那个手电筒。
金娃每天的任务是学习。牛娃每天的任务是割草、喂猪、放牛、洗衣、做饭,还有学习。
金娃回家了,问乡长:“爹,今天要写咱家的书房,咋写?”金娃家有个专门的书房,又大又豪华。乡长:“说明文吧?看你的观察能力喽!”
金娃奋笔疾书,他把“我的书房”写成了“我的宫殿”。从本质上说,那就是宫殿。他没有夸张。
牛娃回家了,问他父亲:“阿爹,今天要写咱家的书房,咋写?”
父亲抬起头瞧了牛娃一眼,又默默地做自己的事去了:“不知道哩。”
牛娃家就两间房,一间正堂,一间厨房,再就是猪圈与牛棚了。书房?哪来的这个概念。
牛娃只好开始编,编得很牵强,不会撒谎的牛娃边写边面红耳赤,犹如正在耍刀的关公。
牛娃在牛背上编完了《我的书房》。他每天都在野外作业,有时是牛背,有时是河滩,有时是树下,有时是凉棚里。
夕阳把半个西天照得火红。金娃从田埂那头走过来,他看到了放牛的牛娃,很友好地打招呼:“牛娃,干嘛呢?”
“放牛,”牛娃想了想回答,“写作业。”
“在写作文呢?给我看看。”金娃手已伸出,作出乞讨的样子。
牛娃不知当给不当给。他握着书本没动弹。
金娃继续做乞讨状,牛娃做防御状。僵持着。
终于,牛娃觉得很不妥,还是勉强把作文交给了金娃。牛娃脸开始红,红得很厉害,那该死的笨牛没有察觉到主人的窘态,居然发出“哞”的一声。
金娃很快看完了,将它还给牛娃,说了句:“这就是你的书房?”说完就走了。
牛娃认定金娃那是在讽刺他,脸红得像番茄,又悔恨自己为什么要写这种假的东西来骗人骗己。金娃没有任何讽刺挖苦之意,实属脱口而出,牛娃理解错误。顺着一股牛劲他把那页作文纸给撕了,又写了一篇。
第二天老师说要朗读两篇作文。说是写得好,描写得很真实,要作为范文念出来。
她先念了金娃的。“宫殿”的确令同学们张口结舌艳羡不已。念第二篇之前她顿了顿,看了牛娃一眼,牛娃赶紧躲过那眼神。
老师笑了一下,很和蔼地开始念第二篇:“我的书房——”她又顿了一下,环顾了一下四周,“我没有书房……”
天啊!牛娃心里叫了出来!这不就是自己写的那篇!脸红。
“我没有书房,我家穷,连盏台灯都没有,更别说书房了……”
“在学校的时候,教室就是我的书房,我尽可能多利用教室的课桌学习知识……”
“放学路上,整个田埂就是我的书房,我背课文……”
“喂猪时,猪圈就是我的书房,我边喂猪边记英文单词……”
“放牛时,牛背就是我的书房,我在上面演算习题……”
“下雨天,柴屋就是我的书房,我看会儿书看会儿雨……”
“我有好多书房,好多好多,哪天我领着你去参观参观吧……”
“每当夕阳西下,我的书房就消失了,阳光,我的台灯,为什么总在最需要你的时候离我而去……”老师念完了牛娃的作文,大声说:“只要想读书,处处皆书房!”全班同学掌声雷动。
欢迎加乐老师微信交流tjy8599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