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孤独。不可避免的需要群居,需要同伴,或者说是需要陪伴。年龄越大这种感觉似乎也越明显。但同时,随年龄的增长,要面对的要承受的会更多,随心所欲,说起来简简单单,做起来却难于上青天。做自己,并非一件容易事儿。做自己的前提是你先做好自己该做的,你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然而在说能否做自己。
我们难免活在别人的嘴里,眼里,甚至有人会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我们,世界这么大,总有人会不喜欢你。谁人不被人议论,谁人不背后议论人呢?
小的时候爸妈为我们撑起一片天,我们看到了所有的美好,爱与被爱。直到大学,才开始知道什么叫“人际关系”。原来有那么多人你没办法去理解,原来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原来人性真的经不起测验,原来真心朋友真的少之又少,直到后来,读了一些书,去过一些地方,学过一些心理学,慢慢懂得原生家庭、人生经历都会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于是开始理解开始懂得,甚至开始同情那些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随时扎人的人。可能没有人天生如此,如果不是被人扎久了,也不会这样吧?
再后来,毕业了。出了校门才体会到人生有如此多的无可奈何,才懂得自己何其幸运,遇到了一群温暖的人,索性身边的朋友都是善良的人。慢慢地,曾经觉得俗气至极的金钱也被自己无形中说了出来,难怪古人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原来经济基础是真的很重要,是生存之本。于是,身边的朋友又有一些因为三观不同而分开,有人选择了大家口中的第二次投胎的机会,那就是嫁一个有钱人。不做评论,只觉得每个人想法不一样吧,就像老梁说的,选择一个人,一定要明确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那只要具备这些点,其他方面是可以容忍与磨合的,选择了什么样的人也就是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在每天平凡的日子里依旧可以开怀大笑,真的很好!
“三十岁之前,凭父敬子,三十岁以后,凭子敬父。”这句话随着我毕业就让我越来越感同身受了。与之而来的是肩上的压力。二十三四的年纪里,工资够养活自己,时间说少也不少,想要孝敬父母,甚至希望每一次回家都能给她们买一些东西,带她们出去看世界,才发现一切都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于是,才意识到自己差得太远,才意识到要改变处境,从未想过依赖另外一半,只是想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有面包,可以肆无忌惮选择爱情。有时候,却发现自制力是如此的差,很多的目标,很多的动力,坚持着坚持着就像气球一样漏了气,这样的自己让自己也让爱的人都失望过。特别想让自己由衷的爱上学习就像一日三餐一样重要。所以,八月起就开始了思想层面一次次的询问自己关于哲学的三大问题: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自己?24岁的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自己?现在的自己应该做到什么样?21天养成一个习惯,从三年的人生规划开始,从记手帐开始,从当下每天的24个小时开始,坚持健身,坚持阅读,坚持写作,始终相信在八九月份的努力,在明年的五六月份自然会有答案。
选择了自己从小就喜欢的职业,势必意味着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即便刚走上岗位一年,但依旧收获不少,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反思,认真备课,全力以赴!
“年轻时的努力,只不过是给你的人生留下了更多的容错空间,更多的选择”“任何表面上的光鲜亮丽 ,堆积着得都是不舍昼夜的坚持”“只要你愿意并为之努力,终有一天你会活成你喜欢的样子”!所以,姑娘,不妨努力一点儿,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