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确定要参加钢琴比赛,并经征求老师意见,确定参赛曲目是《友谊列车轰隆隆响》后,上课的时候,老师特地问:你打算怎么去准备?姐姐回答:每天练习十次。老师却说:不管你弹多少次,每次都要有10次是完整、音是对的,连音要连起来,不能断,强弱要有体现。这是你第一次参加比赛,老师没有要求你一定要拿大奖,但是,我要看到的是你全力以赴的努力。
听了老师的要求,离比赛只有一周的时间。
第一天练习,先是弹错音,又断音,弹了第5次,才有1次通过,练习这首曲子,用了接近1个小时。
第二天练习,比前一天有进步,每弹一次,就会问:过不过。我说过,她才算数。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还是一样的模式去练习,虽然也会有点小脾气,但还是坚持下来,必须弹好10遍才结束。这首曲子左手要一直伴奏,而且是不间断,所以,左手是很累,我说:如果累了,就休息一下吧。她休息完了,就自觉去继续练习。(有这样的自觉性,一定是心中有动力在支撑,这是对音乐的喜爱。)
到了第六天,老师安排了彩排,再次指出了有错音要改正,并提出了改善的地方。回去后,马上对老师的要求又进行了练习。
到了正式比赛那天,因为比赛时间是在下午两点多,我们决定吃了中午饭再过去,姐姐也能利用早上的时间再练习。姐姐是第一次上舞台比赛,紧张的心情可想而知。刚练习的时候,就出现了错音,然后又重来,继续不满意再重来。越错越紧张,越紧张越错。为了缓解紧张的心情,还穿着水鞋并在水鞋里装满了水。我感觉到她的不安,知道她需要肯定,于是,在她练习的最后一次,我在旁边哼着调,在需要强的部分加重音,她很顺利地演奏了出来。我马上肯定她说:就是这样弹可以了,非常完美。我见她舒了一口气。
午饭后,我们出发去比赛场地。在路上,我联系了一个教钢琴的朋友,希望她能给些鼓励的话。朋友信息上写着:不要给她灌输紧张这样的词,告诉她去台上表演,在表演的时候要耳朵听自己弹的音。并且发了一段语音:我们等会要上台表演,你记住一定要用耳朵听自己弹的音是不是弹出来了。
到了比赛场地,换上表演的礼服,化个淡妆,签到,等点名。在场外的一个角落,放着一台钢琴,姐姐说还想要弹一次,我又担心又欣慰,担心的是万一又有错或者不顺,会不影响等会的发挥;欣慰的是,她很淡定地弹了下来,不管弹得怎样,我都要说完美,这是最好听的音乐。因为越宽松的环境,她的心理压力会减少一点,如果我还挑刺,她更加不自信,所以,我必须表现出十二分的肯定。
终于轮到我们进场。一个小小的音乐厅,上面放着一架三角钢琴,台下中间是三个评委老师,选手安排在后面和右侧。每次是安排10人,姐姐排在这组的第七个,比较好的位置。看着前面的人表演,姐姐望望我说,我很紧张。我靠近她的耳朵说,记住用耳朵听自己的音。
听到工作人员叫姐姐的名字,姐姐款款走上台,走到钢琴前对照评委老师鞠一个躬,接着调整好凳子,坐下,按照老师教的,在琴键上,放好手的位置,深吸一口气,抬手弹。弹完后,从凳子上下来,再对着评委老师鞠躬表示感谢。我坐在台下,完全感觉不到她的紧张,整首曲子弹得非常流畅。
四天后,可以查询成绩,最后的成绩是银奖(可以晋级总决赛)。姐姐,好样的!
经过这一次比赛,我感觉引导孩子维护其自尊非常重要。
一是要千方百计让孩子觉得枯燥的练习也是可以开心的。这首曲子不好练,孩子很容易累。有一次孩子问妈妈我可以喝点蜂蜜水吗?我说当然可以,我们可以来个甜蜜的火车。带着开心,她会练得更有效率。
二是要相信孩子,给她充分的信心。在等待比赛的时候,我看到有一对母女,可能是孩子弹的不是很好,妈妈在旁边说这不好那不好。我感觉到孩子的脸上很不开心。本来比赛心理压力都已经够大的了,还要在旁边增加压力,那孩子怎么能发挥好呢?我们能做的就是相信她,相信她能做得更好。
三是要引导孩子相信,付出是有收获的。越努越努力,越幸运。通过这一次的比赛练习,孩子每天反复练习,平均每天练习20遍,正因为有刻意练习,孩子才能熟悉老师讲授的点,在紧张的情况下也不容易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