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西回来已有两月,但依旧对那里的一草一木念念不忘,“慎思瞻远”,许多道理,先人已有榜样和答案,历史能明智,现实现今,我们所有遇到的,好的坏的,也就都能坦荡接受,尽人事听天命。
我们这次去前,首先把我们想去的点圈定,然后一辆车一位司导两个探寻者,出发了:
雁门关,给我震撼的并非是蜿蜒曲折、连绵不断的万里长城,而是人们为了纪念杨家将,在山脚下矗立了他们的雕像,何为“爱国”,他们是!
一、云冈石窟
图二为千佛石窟,申时的阳光刚好折射进洞窟,将这几尊佛像照亮,我因此多看了几眼,并印入脑海,这是缘……
千年石窟从无到有,这是信仰,也是精神支柱,是奠定文化的根基……
二、大同古城
过去我对大同的了解仅限于课本上,到了大同,我承认我肤浅了,我相信我的直觉,这是一座被我严重低估的小城,一条护城河把城市一分为二,城墙内,修旧如旧,保护古迹,有九龙壁、华严寺等;城外则是一座新城,商圈、住宅、道路、商务区域一应俱全,我隐约感受到当地管理者的用心和投入,一查资料,果然和一个人有关,那就是被称为大同的“达康书记”的耿彦波,一个人改变了一座城,当他离任时,万众送别、下跪挽留,得民心者得天下…… 大同,我还会再来!
三、 悬空寺
我是带着两个疑问去悬空寺的,1、为何建在半山腰?怎么建成的?2、谁到过这里?
第一个问题已经有答案,北魏天师道长寇谦之(公元365--448)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之后天师弟子们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这个倾注了很多弟子众生愿望和心血的悬空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建成。 悬空寺首先是艺术,其次是建筑物,再次才是祈祷所在的庙宇。
第二个问题则更有趣:
唐开元二十三年,诗仙李白在岩壁上书写了“壮观”,但“壮观”的“壮”字多写了一点,意思是悬空寺比“壮观”多一点……
又过了几百年,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足迹所至,赞叹这座寺庙为“天下巨观”。其他的文人墨客官宦名士来的就更多了,既有诗句,又有遗墨,还有故事……
四、五台山的神奇
当进入五台山,我就被天空的祥云吸引,感觉每一朵云彩里都有神奇的故事,感触最深的,历朝历代的帝王虔诚的礼拜,他们心中有佛,有敬畏,有信仰……
五、佛光寺
佛光寺原本不在计划中,是家人的推荐,才会改变行程,特意驱车前往,果然,惊喜连连,攀爬近乎90度的台阶,回望陡峭山路,感慨人生之路不过如此,坎坷曲折、但见佛(到达目标)不是简单容易的。
建筑、彩绘、白塔、岩石……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6月,中国当代建筑学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亲赴山西五台县对佛光寺进行了考察、测绘。同年7月5日,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和纪玉堂四位中国营造学社成员在大梁上发现题记墨迹,确证了佛光寺东大殿是一座唐代建筑,建造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
佛光寺的价值远远不止这些……
六、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平遥古城
大院、票号、镖局、晋商的发展、壮大,影响力巨大,源自根本是“信、义、诚”,规矩方圆。
历经明清两个朝代、300多年,5、6代人建立起来的大院,如今已无后人居住,房子带不走,但家族的精神依旧在彰显着他们的力量……
七、又见黄河
距离上一次来壶口已经时隔二十多年,上次去的陕西的壶口黄河,这一次是山西的黄河壶口,到底哪一处更为壮观,各抒己见,但两次的心情是不一样的,第一次是兴奋、赞叹,而这一次则因一场暴雨临盆,把整个人从头到脚浇的湿透,最终请司机带我们去黄河边的一家餐饮店去换洗,虽狼狈,但至今回味无穷……
其实学习历史,不难发现,每个当下的经济中心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两河流域、东海之滨、四季轮回、跌宕起伏…… 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我们唯一能做的,在能力范围内,尽全力,专注当下每一步,明天自然会到来!
当实在不知道做什么时,停下来,休养生息,去大海山间,与自然为伴,日起日落,耕读传家,充盈饱满内心,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充实而美好,这样也不是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