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交朋友的一天。
1
说实话,在跟这些新朋友聊天的时候,我知道我一直是笑着的,就像高中的时候跟喜欢的人聊天一样,是一种新鲜感,让人开心的那种。
是群里的一个新朋友先加我的,在我犹豫着要不要都加一下他们的时候,发现这可能不失为一个接触他们的好办法。因为飞机时间敲定的时候,最遗憾的是会错过跟这些小伙伴的破冰,对于极度慢热的我来说,这一环节极其重要。
我记得上次的台湾潜水活动,我就十分感激破冰仪式。大概傍晚时分,我们从各地汇集到垦丁的某个车站,由潜水店的人开车带着我们一起过去,算是个遥远的接机吧。刚刚见面的我们互相询问了一下名字啊、从哪儿来啊之类的基本信息,在那拥挤又颠簸的车厢里,我能感受得到,暗下来的天色和从窗户里涌进的风,缓解了我们都记不住彼此的尴尬,一车八个小伙伴,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后来很感谢兔子这个人,很随性洒脱的性格,是那种一群人中要是少了他大家就会各自沉默的人。他带着我们围坐在沙发上,各自做着自我介绍,其实信息多了都挺没用的,我们需要的只是记住名字而已。
于是就有了各种小游戏,类似叫号之类的,两个喊到同一数字的人,看谁先说出对方的名字。一般在每一轮开始前,都会有人说一句“等等,我再挨个叫一遍”,而兔子又是个很有感染力的人,让我们觉得这么做并不尴尬或羞愧,于是这个游戏让记名有困难的我,觉得既没负担,又带来实在的好处。
有了那次的经历,我就知道破冰对我来说是必要的。这次飞机到达时间的远远晚于接机时间,集合时间的延后让我很慌乱,怕自己出了机场就很迷茫,尤其是对口语很不自信的情况下,要自己落地签并且独自打车过去,还错过了当晚他们会进行的破冰。
但这个群里的小伙伴们真是不断地给我惊喜。先是第一个加我的朋友勾起了挨个加人的欲望,想着现在可以打着当天会错过破冰的借口,说提前认识一下。挨个点开浏览了一下,加了几个朋友圈有内容的,尤其有一个在名片页的坐标是北京的,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
果不其然,像是有心灵感应似的,坐标北京的姑娘最先通过了我,一聊起来果然就是家在北京的,而且我们同在海淀!当时真的是 real 高兴了,再一多问,是跟男朋友一起的,瞬间我就失落下来,想询问活动后安排的想法都被浇灭了。
不过中国人可能对老乡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有从同一个地方来的人让人觉得很踏实,至少在这个完全陌生的组织里,完全陌生的人群中,有什么是熟悉的。
接下来跟各个小伙伴都打了招呼,继去台湾之后,又一次感受到了“五湖四海”这个词的神奇。有来自安徽的,有来自重庆的,还有来自福建的,也有来自上海的。最最重要的是来自上海的这个姑娘,即将成为我接下来行程中的旅伴。
2
其实我以前也干过这事儿,在刚刚聚集的小伙伴中寻找落单的人,然后再询问有没有接下来一起玩儿的意愿,照目前的趋势来看,我完全复制了当时去台湾时的做法。不同的是,当时的小伙伴是见面之后才决定一起走的,因为非常巧的是她是我半路遇上,并一同前往集合地的人,所以一开始就有了陪伴的感觉。
这位上海的姑娘比我大几岁,其实从一开始说话就能感觉出来,我说她说话沉稳,她说哪有。不知道她是否从正面理解了我的意思。
因为这个活动一般是在校大学生报名,就像当年的我,所以这里的朋友都是比我小的,跟他们说话时,我都不自觉地有一种刻意卖萌的感觉,而跟她说话我却明显能感觉到有一种变化,就是突然间收敛了语气词,也没有撒娇的话,也很少发表情了,这些几乎是一瞬间转变,那一瞬间我就知道,她应该比我们大。
其实让我感觉变化的原因只是因为她的回答都非常简洁,而且往往在我还没问的时候她就问出了同样的问题,所以我在知道她比我们大的同时,也猜测她应该也是一个人去的。果不其然,我们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约着一起玩儿,然后我顺便也解决了住宿问题,这一路聊下来的兴奋真是不能简单用几句话来表达。
但如果说她会让我复制当时在台湾时体会到的感觉,倒是有些让我担忧。因为在台湾时一起同行的那个姑娘,不能说我俩闹僵了,只能说我总是单方面地赌气。比如说,她一个曾经的体育生,体力自然会比我好,所以她会提出从夜市走回住处,而我不同意,不过我是个不会跟朋友发脾气的人,所以我妥协了。后来她想去参观故宫之类的类似于博物馆的地方,而我对此丝毫不感兴趣,我没妥协,那天我俩就分开玩儿了。
倒不是我们有什么不愉快,只是有时候固执地觉得为什么说服不了她,有些不服输而已。其实不过是我们彼此在旅行中想要体验的东西不同,这也是为什么想要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旅伴那么难的原因。但这一点儿也不让我担心,它会让我感觉到这趟旅行更有人情味儿,因为我把他们当做了亲近的人,才会有所期待,才会独自赌气,这一定是趟好的旅行。
3
跟去台湾还很像的一点是,上海姑娘也是比我提前走的。在台湾,同行的姑娘走了以后,我胡乱找了一间评价很多的国际青旅,却是带给我更多惊喜的青旅。
在刚刚办理入住的时候,前台的小姑娘问我要不要参加今晚去爬山看夜景的活动,我稍稍犹豫了一下之后答应了,幸好答应了。在晚上七点半集合的时候,在大厅要拍集体照,我非常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位落单的姑娘,站在了她的身边,就在我们导游帮我们协调位置的过程中,我得知了她也是北京来的。
我们各自都非常惊喜,在这个人口来源非常平均,甚至包罗马来西亚等世界各地的青年旅舍,一个北京人遇到另一个北京人的几率有多大呢?于是她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明天同行的伙伴。这前往象山的路,我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我们一大帮人在地铁口进行自我介绍,其实谁也没听谁说话,重头戏在于我们这一路上的轮换交流。
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交友模式,总之非常神奇。我们从出了旅舍就开始和身边的人说话,一开始我只和那个北京姑娘聊,在自我介绍之后,我发现了三个貌美的台湾姑娘,跟她们一起来的还有两个台湾男孩儿,在这一路上我们轮换着并排聊天,先跟这个姑娘一起走,可能等红绿灯的时候因为站位不同就走到了另一个姑娘身边,绿灯通行后自然而然地又开始聊。
除此之外有个台湾的男生(应该算是男人了,因为后来聊天中发现他已经三十多岁了),对我们两个北京女孩好像很感兴趣,有一段时间一直跟我们聊天,说起我们对密室逃脱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又约了明天加入他朋友组织的密室逃脱大趴。我就在这样不断蹦出的惊喜中结束了为期15天的台湾之旅。
于是这次我在上海姑娘离开的日期后,又给自己定了个青旅,因为不是国际连锁的那个,不知道靠不靠谱。不过 who knows,上次旅行的目的就是交朋友,而这次旅行的目的是找回勇气。哪怕后来我没能再认识任何一个人,我也能从容地安排之后的行程,享受一下终于来到的、跟自己的独处时间。
以前讲到过的大学同学T小姐,说她有社交恐惧症,其实我倒觉得,交朋友其实没有那么难,你去做你喜欢的事情,就会遇到同样喜欢这件事的朋友,有时候找男朋友也是这个道理,她之所以会社恐,只不过是相对于外出,她更喜欢宅在家里跟自己独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