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好读了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之后,又去B站看了关于这本书的视频。之后心中有那么一丝触动,但是并非人们说的那种很丧的感觉,或许是我已经习以为常。为什么?是因为成长吗?
有人说成长的定义是:对这个社会越来越熟悉,并去习惯它。然后,我们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这样的习惯性成长,未免太残忍了些。
于是又问,真的会很残忍吗?我觉得是。所以我不打算走这条路。
我是人们通俗意义上的穷孩子。但是到了22岁,我发现我已不再是那个“最穷的孩子”了,因为我在长大。这里指的穷,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精神上的,一个是物质上的。但到此时此刻为止,我觉得自己与同龄人相比,已经并不算太差了。
精神上的成长, 要归结于读书
在上高中之前,我基本上无书可读。有人会说:你上学没有课本吗?课本不是书吗?课本是书,但是我想读的不是这种。
其背后的原因,一是,从小生活在农村,没有书店。家里唯一可以读的书是:一本被翻了无数遍的杂志,一本很破的故事会。就构成了我的“图书库”。那个时候,也不管书的好坏,读就是了。别说,小时候睡前这样翻几页,挺好。
后来在学校里,有各种作文书可以读。作文书中,我最喜欢的是叙事性作文——因为里面有故事。到了高中大家都没时间读书,只是我,在高三还把《三体》三大本看完了一遍。如果我的读者中有高中生的话,我还能告诉你一个法子——去买一套语文试卷,然后在自习课上,翻试卷里面的短篇小说读,一张试卷有两篇,一套试卷45张,有90个短篇可以读。
这种“拮据”的阅读生活,在大学里才得以改善。
大家可能想到我会去图书馆借书。但我并没有,我喜欢买书。于是买了各种各样的书,大学时间多,上课下课读。读书过程中,创建了这个账号,也遇见了的你们。
我之前听郭德纲讲:郭麒麟虽然中途没上学了,但是该读的书,一样没落下。家里的书房,比这个剧院都大。
说实话我当时就羡慕了:这个剧院多大,我并不清楚。但称之为剧院,一定不会太小。如果我家有这么大一个书房,我可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几年的时间里,读了上百本书,由于无人荐书,只能在豆瓣上看排行榜,排在前面的,就买来读。逐渐,也有出版社给我送书,约书评。这至少解决了一个买书的问题,对吧?
我最喜欢的书类型是小说、心理学和自我提升类的书,读小说能够让我随着人物的冒险经历中成长;读心理学能够让我养成细腻的内心,从而在为人处世中不慌不忙;而读自我提升的书,则是为了用思维改变自己行动,让自己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现在这个公众号上,关注我的朋友有1600人,我相信这部分人,都是“信书”的人。我用我的经历想告诉你:坚持把书读下去,未来的你不会后悔。
物质上的成长,则要归结于我爱“搞钱”
说到大学里,我最要感谢的一个人,是带着我一起挣钱的一个兄弟——滏子哥。
大一刚进校的时候,本来也是打算安安稳稳大学读完,回老家找工作,稳当快活这样一辈子。
但是他把我拉上了另外一条路——创业。大学4年,说实话没创出啥东西出来,吃亏倒是不少。但是收获也有很多。总结起来是两点:
首先,是钱。大学三年下来,相比于其他同学,我很不同的一点是——我可以随时买自己想买的东西,而不用去借马爸爸的花呗。
然后,是思维。在这个圈子里,接触的人不同,我很快明白了一个事实:有人夜店撒钱,有人十元温饱。我为什么不能去做那个“夜店撒钱的人”?在读了一些书之后,我发现,原来我是在打破“穷人思维”。
所以在大学里,我做了两件事:
第一、我在上课的同时,努力挣钱。我这人比较笨,做事很踏实,但是没挣到大钱。但是终归是有了一点积蓄,这样才能后面买书、买kindle,买手机,买iPad……,其实,有钱还是挺好的。
第二、我经常关注互联网圈的资讯。经常看相关的公众号、虎嗅、36氪,这就让我逐渐对互联网圈有了基本的思维认识,从而在大学里做表白墙、微信公众号、社群等等,用以变现。正是由于这些互联网方面的相关实践,我才在寒假里找到实习工作。
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我问心无愧地讲,我过得还算比较充实。虽然很累,有时候很伤。
说了这么多,我想说什么呢?
其实想说的是:我们所经历的苦难,都是未来的财富。
投入和产出,其实是不成正比的,正如奋斗这件事来说,本身就不靠谱。
但是不奋斗,就没有产出的机会。
我们的机会到处都是,但我们的能力配不配得上机会,这值得打个问号。
今天我22岁了,想对自己说一句:世界这么大,我只喜欢你。因为一路过来,我已独一无二。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