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对这首《木瓜》产生极大兴趣要源于“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首届年会,2018年在黑龙江省的宁安,盛夏中的清凉小城中,夜晚听到来自四川宜宾的张萍老师一行的《木瓜》吟诵,我立刻被打动了。他们六人身着黑与红相间的汉服,端庄大气,举止动作缓慢稳定,曲调悠远婉转,这首诗歌由他们演绎出来,沁入心脾,我似乎已经缓慢走入遥远的礼乐非凡的时代,也感到了诗歌的庄重,诗歌的典雅。由此,也牢牢记住了它。
《诗经》中每一首诗歌都在讲述着一个故事,《木瓜》讲述的是美美与共的故事。我不想把故事的主人公只限于一个人,我想它可以属于任何人,因为人是生活在灿烂交织的社会中,每日都要与周边的人和事对话、交往,从而延伸出更多的期盼。
它或许属于一位男子,为什么不是一位女子呢?千古一样,女孩子,尤其是年轻的女孩子面对心仪的男孩,总是有些娇羞,总也会矜持,“投我以木瓜”,“投我以木桃”,“投我以木李”,已经是她相好之意的最恰当的表达方式了,我都可以想到这礼物会是细致的女孩精挑细选的结果,她又小心翼翼地包裹,在送出礼物前,可能也会有犹豫忐忑。因为有珍贵情思的加持,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果实,散发了让人对爱情期盼的香味。这位男孩子收到礼物,也懂了对方的心意,在深情面前,礼物本身的价值已经不值一提了,他收到珍贵的礼物,内心也是非常欣喜,于是他也挑选了最能够表达情意的礼物——玉饰予以回报。“报之以琼琚”,“报之以琼瑶”,“报之以琼玖”,“玉,石之美者”,我们泱泱华夏对玉的钟爱,始终没有断绝过,把玉奉为天地的精华,上至祭祀敬天敬祖,下至自勉尊礼。《说文》释玉为:“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行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洁之方也”。作为爱情的回赠,玉代表着男子的执着,也是对女子的尊重,在他心中只有美玉才可以和她相配。
它或许属于懂得感恩的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困窘中,在孤立无援时,对方送来的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温暖的微笑,一个久违的拥抱,或者是对方停下脚步,静静地倾听你的苦恼,总之这些都无关物质,只是精神的慰藉,都可以在黑云密布的世界中绽出一丝光芒,让人感到世间依然美好,这已经足够了,这就是他人生中最珍贵的礼物,同样善良的他,也用世间最珍贵的礼物回赠。2020年的冬天是最缓慢的冬天,全国纷纷驰援武汉,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是来自四川汶川的民间队伍,“汶川地震,武汉人民帮助过我们,现在就让我们回报他们。”如此质朴的话语,却是沉甸甸的感恩。“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同样的爱,同样的援助,谁也无法对“木桃”和“琼瑶”进行估价对比。
它或许属于自己。从来没有人生来就希望自己要过糟糕的生活,我们都是向日葵,无时无刻不盼望着美好的生活,但生活不易,总会赐予我们成长成熟的礼物,不惧不逃,坦然接受,每天进步一点点,自律坚持,微乎其微的前进,也是自己给生活的回应,世界上只有时间是绝对的,时间帮着人,帮着生活积攒着点点滴滴,最终还以成功的惊喜。“木瓜”是自己的,“琼琚”更是自己的。
它或许属于人类。雨果曾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决定大自然角色转换的,不是别人,正是人类自己。自然会无私地给予我们世间一起美好,但是我们若不珍惜,而是妄自尊大,不知满足地掠夺征服,那就会惹怒自然,它更会让你明白无知者和自耀者的后果。其实,让我们继续接受自然母亲的温暖甘霖并不难,“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多种树,多节水,多尊重,就会获得更美好的天地,天是蓝的,水是清的,空气是清新的,树是绿的,花是鲜的,动物是活的。“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这样的“琼玖”得来不易,怎能不珍惜呢?
男子赠送美玉,他人感恩,自己获得成功,自然充满活力,这所有的所有,“匪报也”,不只求一时的回报,“永以为好也”才是真正的期盼。
我被最后一句感动了,只为你我安好,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