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中有一句职场的描述:“职场如同江湖,江湖有江湖的规矩,职场有职场的原则,如果不懂规则,只会被淘汰,有时候年轻并不是一种优势。”
01
职业规划
有目标,才有方向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男怕入错行”等等观念无不说明职业规划的重要和对人生的深远影响。
前不久偶然和传媒大学即将毕业的学习聊到第一份工作该怎么选择?如何找到好工作或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也就是交流中发现了一个可以帮助小伙伴们走出工作选择焦虑的方法。
小雅:“我分手了,不知道该不该走出来。找不到答案!除了失恋我想找你聊聊未来,我快毕业了,是继续做自媒体困在学校还是走向社会选择其他行业。”
铁柱:“我是今年即将快要毕业的本科生,感觉找工作真的很难很难,很普通的工作多会有很多人投简历、面试应聘,跑了大大小小的招聘会、参加了无数次面试,真的不知道自己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我是学教育的,可是我自己不太喜欢,也不知道该选择自己喜欢的还是所学专业。”
最近我在读一本职场好书叫《进阶》书中介绍了初入职场面对工作该如何选择的方法。我把它找出来分享给您。
她说,面对选择的大多数人会问下面三个问题进行自我判断选择的依据。
一问:这个单位有前途吗?
二问:我对这份工作有兴趣吗?
三问:我有能力干好它吗?
这三个问题看似很合理、实用,就是这三个问题误导了80%以上的职场人,事实上,它的实操性很差。
1.找“红点”,找“黑点”
回顾往昔,列出你过去十年的全部经历,圈出“红点”与“黑点”。
“红点”是你已经被市场认同的事情,因为你比其他人在这方面强一些。
“红点”,当然包括你的大学专业。即便你非常不喜欢它,你也学了这个专业三至四年。与其他没有学习这个专业的人相比,这必然是你的“红点”之一。
“红点”,也可以是你的个人技能。比如,音乐技能、体育技能、手工技能等等,甚至做饭和打扫。只要你拥有一个周围很多人都不如你的技能,那么这一定也是你的“红点
一、自身因素有三点:
1、尽量能与所修专业统一起来。不管你大学四年学的是什么专业,毕竟付出四年的艰辛和努力,由于熟悉这个专业,所以从事起来上手很快,有利于个人能提升和才华施展。
2、尽量与个人的兴趣、爱好统一起来。人的一生犹如一次艰难的旅程,可就在这漫长的行程中,心情往往会决定我们的脚步。
3、注意考虑自身优长和潜能因素。第一条讲了所修专业,本专业应归属于个人长项之列。但除专业外,我们每个人可能还有很多先天或后天的优势。如人品、性格、吃苦精神、思维能力、语言表达、与人交往等等,这些看似与业务无关,都属于自身优势,或是优长。
02
职业选择
要什么,放弃什么
用头部效应就业
无论你是想去政府机关,还是准备到互联网新兴行业,首先要考虑的是你所要去的这个行业、部门或单位的前景如何。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你在这个单位工作的持续时间,关系到对你提升空间的大小。
很多毕业生往往会带着一种“虚荣”心理去择业。有的很是在意公司规模大小,认为那些有知名度或是规模较大的企业就是最好的。有的在意办公环境,认为那些写字楼里的单位就是正规的,在这样的单位工作会很体面。有的在意当前的薪资及福利待遇,如“五险二金”等,把目光只盯在眼前的利益上。
还有很多时候根本就没有明确目标方向,全凭一时兴趣,很盲目或是很随意地去择业。认为自己还年轻,有很多的时间试错,不行再换,暂时随便找一份工作先干着,将来不满意、不开心或遇到更好的工作在跳槽。
就是这些缺少慎重和不负责任的做法,很有可能会影响你的一生。对于一个初入职场的新人来说,找到一家头部企业或是正在上升的行业对于基础能力的学习尤为重要,这不仅影响眼前还会对未来帮助很大。
看此岗位是否适合自己。
就和买鞋一样,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如果不合适,除了自己别扭之外还会影响自身发展。
比如个人擅长写作,就尽量选择新媒体运营、文案类的这样有利于自我发展和提升。
看薪资待遇。
虽说我们年轻,应把未来发展放在择业的首位,薪资待遇也是要看的,要看企业是否有明确的薪资体系,这直接影响自己的发展和晋升。毕竟我们要生存、穿衣吃饭。只有今天活下来,才能有明天的发展。当然这条在职业发展前面是次之,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选择孰轻孰重。
03
写在最后
刚入职场,别看钱
第一份工作薪水很重要,但比起职业规划,还没有那么重要。如果不太缺钱还是选择头部企业的大公司。
当初的我,为了铁饭碗为了多赚600块,放弃了去超市发做采购助理和去雀巢做销售的机会,却影响了职业发展最重要的事情。职场中增加几百块其实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方向正确的厚积薄发,未来一年就将你所失去的全部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