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与学生的第一个约定,两个月读完一本书。于是,为了表示“为人师表”的诚意,我选择了柴静的《看见》,一本购入后却迟迟看不动的厚厚的书。三月、四月两个月的时间,我到哪儿,书到哪儿。读到最后,心中窃喜,正是这份沉甸甸的负担,唤起了我的思想。
作者从记者的角度出发,记录了十年间她所经历的、思考的生活百态和人性冷暖。这是些让人不敢一口气读完的故事。没有渲染和浮华,没有跌宕和悬念,“看见”的就是真实。非典、汶川地震、环境污染、征地、服毒、同性恋、家暴……这些由鲜活的生命和思想共同演绎的真实,不快不慢,不争不抢,真实的发生着。这些站在美好对立面的故事,原是我不愿触及的一面。“你可以选择不当记者,但是你当了记者,就没有选择不去的权利。”她是勇敢的。“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涵在每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她是超脱的。所有的发生和存在都有它不可替代的意义,看见,认识,凝视,最终我们会看见自己。
一路教育,一路成长。中规中矩的学生时代结束,我们自然而然流入了社会的大门。茫然和无措中,社会规则教我们一遍遍审视自己:眼界和思想的成长总是跟不上年龄的成长。眼界代表着一个人的层次,思想决定了人生的高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我们行路受限的时候,读书成了开拓眼界和触发思考的最好途径。“读的多了,思想也就丰富了。”总有一些到不了的远方,更有太多出离想象的经历。从别人的经历中看看世界,填补自己目光所至的局限。时光不断催促着我的年龄,阅历也慢吞吞地敲击着我的思想。积攒到一定程度便发现,心中的答案越来越少,疑问越来越多。不再武断,也不再辩证。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判断是非对错,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分清善恶好坏。“别太着急回答对或不对,心里的规矩来来回回地走,也没有最后的答案。”
与大自然相比,人类很渺小,但人的思想被自然塑造之后,迸发出的却是无限活力。这些思想的交叠,绘就了世界的形形色色。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立的思想,但有的思想能发光,有的却躲在别人的光照下。发光的思想会源源不断自我补充能量,而不发光的思想却越来越拒绝打磨,慵于向光。当光明和黑暗分化之后,就有了社会的分层。“念起即觉,觉已不随。”尽早地让思想扎根,长于生活,影响生活。早晚,它会带我们从生活中看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