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多年,教过的学生各有各的特点,孩子是一面镜子,能反映出自己所受的家庭教育。
我们老师私下里会谈论起,从孩子身上大体能看出父母是怎样的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之大是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的。
所以,要想孩子成绩好,父母千万不要做下面这几件事:
第一件事:因为孩子做错题,而打骂训孩子。
前段时间,有新闻说因为陪孩子作业而被气的脑出血。陪孩子学习确实十分考验家长的耐性。
一般孩子做错题,我们会觉得是这几个原因:A.态度不端正 B.马虎、粗心 C、不会做。
其实主要原因就是:不会做!
那么不会做,怎么办呢?很简单,教会他!
但做父母的往往会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当发现孩子有不会做的题目时,就会失望,就会着急,就会焦虑。一旦带入情绪,就难以克制自己打骂孩子。
没有任何一个孩子,能够一边被打骂还能一边愉快地接受新知识。
孩子因为长期处于恐惧之中,压力越来越大,一学习就害怕,越害怕越出错,长此以往,慢慢对学习越来越没兴趣,成绩当然不会好了。
当发现孩子有不会的地方,心平气和的及时教导指正,查漏补缺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件事:家长总是替孩子承担责任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替孩子承担责任不是天经地义吗?
有的责任可以承担,但该孩子自己做的决不能替孩子做。
经常有家长反应,孩子做作业磨蹭到很晚,问我怎么办。我的建议是:定时作业,到点没收。
一般做作业磨蹭的孩子,家长们都比较勤快,喜欢催促孩子,往往越催促孩子越磨蹭。
其实孩子的心理很好理解,当家长催促的时候,其实就是帮孩子承担了一部分责任,孩子感觉这件事情不只是他一个人的事,有人替他承担,自然就不用着急了。
我的孩子在上一年级的时候,有段时间不想写作业,磨磨蹭蹭。我发现这个问题后,就定下规则,七点半之前必须完成作业,否则没收,完不成作业,自己去跟老师解释。
只这样说说当然是没用的,孩子该磨蹭还是磨蹭。最后当然是超时,作业没收后,给老师发个信息说明情况,老师配合着教育一下孩子。后来再也没有磨蹭。
有的家长喜欢帮孩子整理文具,这样孩子就永远学不会自我管理。
还有家长总是在班级群里帮孩子问当天作业,其实作业都写在黑板上,因为家长会帮着问,孩子就养不成记作业的习惯。
总之,想要孩子好,就不要替孩子做太多。
第三件事:家长不自制、不坚持。
有了孩子以后,家长们慢慢都会成为育儿专家,有许许多多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比如:积分换奖励、制定学习计划等,但往往因为不能坚持,半途而废。
教育孩子这件事,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耐力战。要求家长能够自我克制、并持之以恒。
比如,规定周一至周五不能看电视,那么就决不打开电视机,哪怕最喜欢的节目正在轰轰烈烈的上演。
比如,要求孩子增加课外阅读,就不要在孩子读书时,在旁边刷手机。
比如,给孩子买了一堆的复习资料,但从不督促,指望孩子能够自觉做完。
……
孩子都具有先天的敏感,擅长在夹缝中求生存。
他们会细不可察地试探家长的底线,当发现家长放松了警惕,就会一点一点的攻城掠地,等家长回神防守的时候,才发现大势已去。
所谓教无定法,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父母们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因材施教。做到时刻关注、及时帮助、用心扶助,孩子定会越来越优秀。
以上仅仅是我的一点感悟,也许有说的片面或不恰当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