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在某些瞬间,为「这个人总皱着眉头,是不是我做错了神马」而纠结良久?有没有在开完会之后,寻思「刚刚我是不是说错话让XX不高兴了」惹闷闷不乐?有没有在某个午休后,为「天啊我居然把衣服穿反了,大家一定在背地里默默笑我!」而耿耿于怀?
至少我是有过的。最近最夸张的一次经历是,午休闲聊时我被某个同事的眼神吓到,事后跑去问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把对方弄得一脸懵逼…(捂脸
今天听到李松蔚的主题为「人际互动」的知乎Live,感觉受到了不少启发,记录下来和大家分享。
李松蔚提到,人际互动有几个基本前提:
1.人际互动的结果一定不是任何一方单方面造成的,也并不是由某一方面承担全部责任,而是双方互动的化学反应;
2.其实人际互动中未必存在默认俗成的规定,毕竟怎么做怎么说,只对互动中的双方有意义,与其他人的看法无关。互动中的任何一方,其实都是有选择权的,在互动中,其实「可以」做任何事,只是也要承担相应后果;
3.我们永远不能「真正」明白他人的想法,唯一能确定的,是他人的言行带给自己的「感受」,和自己能选择的应对。
虽然这听起来很浅显,但真正互动起来有时候会忽略。
比如刚刚提到的例子里,「同事的眼神不对,似乎不太高兴,在生我的气」这点未必是真实的情况,而仅仅是我的猜测,而即便真的不太高兴,也未必是由我造成的,我并没有必要去强行揽责任。
我唯一能够确定的,是「我很在意对方的反应」这件事,以及当得出「对方不高兴」的猜测后,那股「不安」的情绪。
如李松蔚所说,一次完整的人际反射往往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对方做了什么?
2.对方做的事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3.我做什么,来应对这种感受?
其中,「别人做什么」和「我要怎么做」中间,有个不能遗漏的环节,就是「别人的行为对我的影响,以及我选择如何解读,以及授权对方的行为对我的影响程度」。
很多人会直接从第一步直接跳到第三步,比如「妈妈不喜欢我留长发」,所以「我去剪头发」。然而其中中间应该还有一个步骤,就是「妈妈不喜欢我留长发,我很害怕妈妈不喜欢我,所以我要去剪头发去缓解这种害怕」。再用刚刚的例子来分析,「我觉得对方不高兴了,我对这点感到不安,所以我要去做点什么以缓解自己的不安,比如求证,再比如讨好,等等」。
发现有意思的事情了吗?行为的源头,不是对方的言行,而是我们对言行的感受和解读。而这些感受和想法,是「我们自己的」,也是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
这在心理学中也有专业名词对应,即「自我分化」,意识到正在互动的,是两个完整且独立的个体,各自为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负责,而不是彼此粘连、彼此绑定。
这么想之后,是不是觉得「自由」了一些?我们并不是「毫无选择」的,我们有「自主权」,意识到这一点,对我们很重要。
在刚刚提到的人际反射中,其实每个环节里都有一些主观可控的变量,比如第一步中对对方言行的解读,第二步中的赋予意义,第三步中的应对。
那么再回到「敏感」和「玻璃心」的话题上,其实也可以套用这个思路:
第一步,在描述他人行为的时候,意识到「我看到的只是我以为的」,可以破「多想」;
第二步,在描述他人行为对自己的影响并为之赋予意义时,意识到「感受是自己的,是自己赋权给对方对自己产生影响」,可以破「敏感」;
第三步,在采取行动时,意识到自己有自主选择权,可以破「激进」。ps:「仅仅与情绪待在一起不行动」,也是行动的一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