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拿鲁迅和胡适先生的包办婚姻来作文章是惊讶于朱安和江冬秀截然不同的结局。在我们外人看来,自然是同情朱安,羡慕江冬秀的。
然后我们就会有些人觉得这同样是两段看似不能势均力敌的婚姻,但我们可能会因为朱安的凄凉去对她的评价几乎全是怜悯同情,而对江冬秀和胡适,可能在外人看来,觉得一个儒雅的美男子配一个跟“佳人”有点搭不上边儿的女人有点可惜。
那如果角色互换一下呢?如果是胡适冷漠对待江冬秀,鲁迅和朱安琴瑟和鸣呢?那人们的议论又是不一样了。
被负心的那个人总是容易引发我们同情的思考,而被世界温柔以待的人,比如单单看江冬秀和胡适的合照,没有了解她之前,咱们或许会以当今一种心境。举个例子:就像你单身,你看到人家撒狗粮,秀恩爱。你一看,什么?那样的人都有男朋友,男朋友还那么优秀?什么?那样的人都有女朋友,女朋友还那么好看?
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不好,只是说我们还没有遇到那个可以欣赏我们的人而已,耐心点。还有,那个你觉得看上去不咋地的人,说不定他(她)正好有一些内在美被爱他(她)的人欣赏怜惜。不过好令人羡慕哦。
至于已经找到你的他(她)的人啊,要且行且珍惜。
咱们看胡适和江冬秀,找合照是分分钟的事情。
但你要找朱安和大先生的合照呢?还是由两个人的单人照拼凑起来的。
至于我为什么要把这两对人放在一起讲,是因为都是旧式包办婚姻,想来通过这个共性对比对比吧。
我们先讲哪一对呢?就像你想先听坏消息还是好消息呢?不如我们先苦后甜好了。
鲁迅和朱安
一个冷漠绝情至底,一个卑微到尘埃里
大先生的文学成就我们都可以有目共睹的,大先生是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
可偏偏他就是不待见这个女人。从大先生的文字言谈中可以看出他在文字和生活中都是极其爱憎分明的人。
只是大先生用反抗表明自己坚定原则的时候,让这个无辜的女人做了牺牲品。
朱安她就是一个旧式人家的女儿,她如果没有跟了大先生,那一定有人认可她这种贤妻良母型的女子。
鲁迅先生是新式人物,还留过学,对这种旧式包办婚姻本身就很痛恨,然后一看新娘子既没有颜值又是那种只知道遵从封建理教的样子就更添厌恶。
可是,朱安她天生的家教就是让她做一个“安分守己”、“相夫教子”的“乖乖女”的呀,而鲁迅的妈妈也是看中她“乖巧”、“温顺”这些特点的。
朱安有一个最大的弱点是太过温顺,永远都在宽容,自己受委屈。
大先生不待见她,从来没有体验过爱情,甚至连在周家的亲情都是淡漠的。她就伺候着周老太太,接受着大先生不得不对她的敷衍。
甚至大先生跟许广平有了孩子之后,老太太还很高兴周家有后人了。也嫌弃朱安说连个孩子都没有。
可是,朱安从结婚起大先生连看她都不愿意看,怎么又会有孩子呢?
其实我有一个想法,如果朱安个性中有一点叛逆的成分,那么能不能让这个总是接受新式思想的大先生有一点点好感。就是说,如果朱安受了委屈也要讨公道呢?
后来想想这个我们都不能推测啊,只是如果一个人爱憎很分明地就是不喜欢你,大概你做什么在他眼里都是不好的。而你所谓的想要讨回什么公道,在对方眼里也不过是跳梁小丑戏罢了吧。说不定会更加远离厌恶你。
然后大先生就遇到了他觉得是他一生的知己:许广平。一个比朱安年轻漂亮的,他的学生。
大先生自然是觉得解脱了,有自由了,有爱情了。只是客观上说大先生是误了人家朱安的一生,而那时候离婚又不是什么说上去体面的事情。可是,朱安这一生跟“守活寡”又有什么区别呢?
大先生其实忽视了这个女子身上的很多优点:
懂得知足感恩
朱安对外人总是说“大先生待我很好”,大概是大先生愿意给她一点点礼貌性上的关心她就觉得他很好了吧。
是因为大先生买了点心回来能记得她这个人?是因为大先生还肯跟她说几句敷衍的话?是因为大先生不跟她离婚怕坏她名声?
唉,爱情里,卑微到尘埃里的那个人总是让人心疼。
尽心尽责守自己角色本分
朱安对待周家可谓尽心尽责,虽然大先生不待见她,可是她一直在努力当一个好妻子好儿媳。虽然她也想当一个好母亲,可是大先生不愿意跟她有一个孩子。
我想,如果朱安有一个孩子的话,一定会是一个好母亲的。因为即便后来大先生和许广平有了周海婴,她非但不怨恨,还对待周海婴“视如己出”。也许也是圆了成为一个母亲梦想的心理慰藉吧。
而且,更是因为从大先生这里得不到爱情,大先生不想要她陪伴,她也很识趣的不怎么打扰他。他去日本就去日本,和许广平在一起就和许广平在一起。至于自己嘛,就更加尽心尽责地侍奉老太太。或许也会天真地想,会不会我这么做,大先生能对我有一点好感呢?
大度宽容,不计前嫌。
谁不渴望被爱呢?谁不渴望被温柔以待呢?可是,朱安应该也是无奈过后的平静吧。说一点都不介意也是不可能的,这场婚姻,真的,是三生石上写错的姻缘。
大先生逝世后,她在他活着的时候受了那么多委屈,但她在一个人寡居的时候还想念许广平周海婴母子。
这个女人的一生啊,令人悲叹唏嘘。因为是旧式人家的姑娘?因为长得不漂亮?因为思想不合?就不能受到半点温柔以待吗?
她的内在美,真的,很美。我们还是多发现一点别人身上的优点吧。
据说她的遗愿是和大先生合葬,只是也未能如愿。
胡适和江冬秀
一个温润儒雅,一个能干泼辣。
说实话,不看胡适的文坛成就,就凭他的长相,也是男神级别的。然后一开始也不了解江冬秀,就光看长相,大才子胡适怎么配上这样一个女子?
大概总是觉得才子身边应该有有才的美人相配最为养眼,因此对江冬秀就抱有偏见。
但这样的一个女人能震得住胡适,应该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两人性格的互补性。如果你要说像大先生和朱安,男人强势一点,女子弱势一点,那女人还是吃亏的话,这胡适和江冬秀是反过来了。
而这也是江冬秀抓住的胡适的弱点。胡适在作为一个丈夫方面比较软弱,也好面子,所以就不敢对江冬秀始乱终弃,反而是毕恭毕敬。
胡适这么俊俏有才,也有风流之事。
只是那段与表妹曹诚英的爱恋是他一生抹不去的痛吧,只是爱情这种东西,谁又能阻挡呢?只是多少年来,很多事情的结局总是类似。
你名不正言不顺的爱情就是很难很难,很多人,就只能相见不如怀念,就只能此去经年,了无牵挂。再爱,也只能藏在心里,不能回头。
有缘无分罢了。或许郎才女貌确实般配,只是另一个角度上看,或许正是因为得不到,是悲剧,才更添凄美吧。
胡适与曹诚英的事情江冬秀早已知道,二人也曾因此发生激烈争吵,没想到胡适竟然提出离婚,这次可真的惹怒了江冬秀。
她拿着剪刀要刺胡适,被人拦下后,又冲进厨房拿了把菜刀,威胁胡适说: “你要离婚可以,我先把两个儿子杀掉!我同你生的儿子不要了!”
她性格的泼辣远近闻名,但她也是在捍卫自己的爱情吧。女人,总是相互为难女人。而胡适也退缩了,只好断了那段关系,并让曹诚英去堕胎。
至于胡适和江冬秀幸不幸福,我想随着时间的积淀,凭借着胡适的性格涵养,既然此生就只能这个女人了,也许慢慢地就发现她身上的闪光点了吧。
一.虽为妇人,却看得清时事。
江冬秀嫁了胡适以后,总是劝胡适不要走上政治道路,不要做官,希望他好好研究学问。
在那个年代,出大师的年代,就是能一心静下心来研究学问才出的。胡适一开始没有听,但当他在政治路途上遭到挫折之后回想起江冬秀的话感到很惭愧。
但江冬秀在胡适遭遇政治上的困境之后也主动去为他寻求帮助。如果是一个娇弱的小姐,应该没这么大的胆识魄力的吧。或许就只能哭哭啼啼,以泪洗面了。
所以说,江冬秀虽然是个女人,可是是很有远见的,这一点就让我对她肃然起敬。人们说:每个优秀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支持他的,默默付出地女人。我想,胡适能有那么大的成就与这个女人是分不开的。
女人如果只是长得漂亮,但终有一天会老去。如果一个女人有内涵气质,那样的美丽是不可言说的。
二.热情好客,为丈夫积累人缘。
江冬秀还会烧一手好吃的“徽州菜”,尤其会烧“徽州锅”、“豆腐渣”,她常常请在美国的同乡到她家赴“豆腐宴”。
其实江冬秀的气场胆识让胡适的那些男性朋友都是不敢小瞧她,而是尊敬她的。
而且,她又“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热情好客,也给丈夫积累人缘。可以说,她确实是个贤妻良母。
胡适娶了她,不亏的。这个女人还是挺可爱的。
三.大胆勇敢,天不怕地不怕,但却十分乐于助人,有慈善心肠。
一次胡适外出.江冬秀一人在家,一个彪形大汉破窗而入,江冬秀下意识地把公寓大门打开,反身对那盗贼大叫一声:“GO”!那贼看了她一眼,真的“GO”了。江冬秀不会英语,只会说“GO”。
这真是让人啼笑皆非了,这个气场强大的女人把贼都能吓跑。她跟胡适的性格互补在很大程度上她大概是充当保护胡适的角色的。如果两个人遇到危险,那她肯定是立马站出来保护丈夫的那个人。
只是她帮助别人的时候,又是另一番心肠。
江冬秀在钱财方面都是出手大方。抗战期间,胡适在美国担任驻美大使,江冬秀独自在国内带着几个孩子,生活颇为窘迫。胡适寄来一千多,她立马跟穷困乡邻瓜分,给甲一百,给乙五十,还得捐给某学堂二百,杂七杂八,很快千金散尽。
了解过了江冬秀之后,觉得以前光看表面对她有所偏见令我觉得惭愧。而她的每张照片几乎都是笑嘻嘻的,大概这就是“爱笑的人运气一般都不会太差”的道理吧。
对比鲁迅先生和胡适先生的这两段旧式包办婚姻的结局,一段是心酸,一段是比较圆满。只是这世间,终究是人无完人的,还是应该且行且珍惜。
愿可以遇到最对的缘分,愿世间每一个好姑娘都不会被岁月辜负,能够遇上此生把她当成唯一的那个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