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基督教有痛苦是人的原罪之说。
在东方佛教里则认为,欲望是痛苦和不满的根源。
在一个TED演讲视频中,演讲者讲述了在她去往世界各地遇到的年轻人。
他们都希望成为改变的一部分,想要过上一种有追求有意义的生活。他们一方面渴望着改变,渴望着机会的到来。但另一方面却在谈论着恐惧,害怕追求有意义人生的同时遇到风险。不知道该从哪开始,不想家人朋友对自己失望。
我们焦虑,恐惧,害怕被时代抛下。想要过上不一样的生活,却又担心其中的风险。
周国平在《愿生命从容》里讲到现在年轻人生存压力大,失去了快乐工作的能力。许多年轻人为生计所迫,从事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其实不快乐,这不可悲。可悲的是,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份能够让你快乐的工作,不是说你找不到,而是你根本就没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
假如有选择的自由,最后选的无非还是薪金高,待遇好的工作,看的还是在外标准。
“现在人的价值观就在于不求优秀,只求成功。”
土耳其著名导演努里·比格·锡兰的《野梨树》讲述了一位一心要成为作家的青年。从城市回到乡村,他看不惯乡村生活的闭塞。完成的作品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在他自费出版后,却一本没能卖出。唯一读过他书的是他的父亲。父亲最后对他所说的一番话,倒显出几分被生活历练后的通透豁达:
只要你喜欢你做的事,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安身立命。梦想没那么重要,因为不是所有人的梦想都能实现。相反经历的事,遇见的人却会让你的人生散发独特的吸引力。
《三傻大闹宝莱乌》里的男主角说的那句,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也是在说沉浸式努力。
沉浸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上,不必刻意追求结果。
在这世上,只有我们自己是唯一可以掌控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