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实体经济不济,与企业主座谈的时候,他们大多抱怨汇率变动、利息高、员工难找、国家政策、竞争加剧等。然而这些都是每个企业经营的环境,每个经营者都会面对的挑战,甚至无法改变,这应该不是真实的理由。如果外部环境无法改变,能够改变的只能是自己,能做到的仅仅是顺势而为。
以往的时代,商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就以其占有的信息优势,获取价格差异导致的利润。而今的互联网让信息瞬间抵达每个人,公司和行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市场更像是一个知识集合的系统。要想在这个系统里有所为,需要对周遭环境有特立独行般的洞见,如果一个企业不能用知识武装自己,如同不识字的人其生活是艰难困苦的,无法进入现今社会(市场)的主流,随时甚至已经被边缘化的境地。
然而如果近距离观察很多民营企业,从它们表现出来的特征,不客气一点说,真的是没有文化、没有知识、没有管理。尼采在其神经错乱之前,曾经说过类似的一句话:如果对于个人而言,精神错乱尚属个别偶然现象,然而对于组织而言,精神错乱却是普遍的事实。
困境中的制造企业有很多显性的症候,比如需求不足、存货高企、应收账款混乱、产品竞争力不足、成本管理混乱等等,甚至出现企业层面的精神错乱,比如战略管理口号化,执行力差,员工与管理层的貌合神离,官僚主义盛行,帮派团伙林立等等。
出现以上的症状,绝非一日之寒,也没有捷径可以实现脱胎换骨般的改变。至少可以树立这样一个理念:从一开始就立志创建学习型组织,用知识设计你的企业。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就如同你培育自己的孩子一样,不可能一天建成罗马城。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在他的传世名著《利息理论》开篇的第一句话:“收入是一系列事件”,我们需要忍受行动和结果间模糊的因果关系,并非有了因就同步发生产生果、有了行动马上有收入,因果之间的这个过程很多是长期的,耐心是一种美德。
让我借用李笑来老师的一句话结束本文:“知识就是金钱,时间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