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5分钟,解决一个商业问题。欢迎收听《刘润·5分钟商学院》,实战篇。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理事长楼继伟,接受采访时说,"保证6%以上回报率的理财产品别买,那是骗子"。这话说出去后,就有网友跳出来了,你明明在另一个采访中说,"去年社保基金投资收益在9%以上。" 你这不是打自己脸吗?你不让我买6%以上收益的产品,自己却收益9%以上?你才是骗子呢。很多网友愤愤不平。
可是,楼继伟真的自相矛盾吗?今天的看比赛,我们就来看看这背后有什么商业逻辑。
很多网友觉得楼继伟打脸,可能是因为不理解金融。"保证6%以上回报率的产品别买"这句话的核心是什么?核心不在于"6%以上的回报率",而在于"保证"二字。
我们国家对金融体系是强监管的,禁止银行、保险理财机构推出任何保底的理财产品。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金融产品是完全零风险的。你说你的产品没有任何风险就能获得6%以上收益,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当然,实际收益6%以上的理财项目多了去了,巴菲特几十年平均年化收益率30%以上,更别说风险投资了。比如你投资了小米公司,小米公司一旦上市,可能是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收益。
但是在你投资小米之前,这么大的收益率,小米会不会给你保底呢?当然不会。你之所以能获得这么大收益,是因为你承担了非常高的风险。
所以楼继伟说的其实是保底这件事,"保底6%以上是骗子"和"社保基金收益9%",这两句话并不矛盾。
那到底有没有保底的理财产品呢?
理论上是有的。风险很低,或者几乎没有风险的产品才可以保底。在金融体系里,最没有风险的,就是银行存款。银行定存一年的利率是1%到2%,理论上是保底的,银行有存款保险制度,但保底最多只保50万。
比如你在银行存了100万,突然这家银行倒闭了,这个概率非常小,但也不是不可能。因为它为你的存款买了保险,保险公司会赔付给你,但最多给你赔50万,剩下的50万你自己承担。所以即便是银行这么保险的机构,其实也是不保底,或者说不完全保底的。
啊?连银行都不保底,那到底有没有保底的理财产品呢?理论上也是有的。比如,我今天想管你借1000块,我把价值4000块的手机放你那,你以6%的利率把钱借给我,我还钱后再把手机拿回来。如果我没还钱,这个手机就归你了,你怎么卖也能卖个2000块。这理论上是保底的,这就叫抵押贷款。
但这样的话,你用6%的利率给别人借钱,别人就不一定会管你借了。为什么呢?他抵押最少也能卖2000块的手机,去借1000块钱,那银行就会以比6%低的利率,把钱借给他。
现在银行一年的定期贷款,利率大概是4.75%左右,上浮到顶,大概是6%。也就是说,今天在市场上借钱的最低成本大约是6%。这就意味着,你想以保底7%或者8%的利率把钱借给别人,那银行就会用6%借给他,他就不会找你借钱了。
尤其当金额很大的时候。比如用几亿、几十亿、几百亿投资股债、基金时,是不会出现保底收益6%以上的情况的。因为一旦高于6%,既然有充足的抵押,银行就会以6%的利率,把钱借出去。
反过来说,如果今天,我真的找到了保底6%以上的产品,那么市场上就会立刻出现一批套利者。他们会用4.75%,或者6%的利率从银行借钱,然后拿借到的钱,去买这个产品来套利。
也就是说,就算有保底6%以上的产品,短期内也许它会存在,但长期来看,它一定会被很多套利者吃掉。你作为散户,是否能跑得过这些套利者呢?
所以从大规模资金、长时间这两个角度来看,市场上不太会出现保底6%以上的产品。当然,一定会有收益超过6%,甚至远超6%的产品,但它们都是有风险的,不是保底的。
也有人说,你看这个机构,真的有保底6%以上的产品啊。我们不敢说他一定是骗子,但是你一定要仔细判断,也许是这个项目负责人低估了其中的风险,套利者一定比你更早发现,却没有去套利,说明他们认为其中隐藏的风险是很大的。或者他就真的是骗子,想把你的钱骗走后跑路。所以两种可能性,一是他低估了风险,二是他低估了你的智商。
你投资过保底6%以上的产品吗?学完了今天的课程再去看这些产品,你有什么新看法吗?
欢迎你在留言区分享,与大家一起,过过招。也别忘了把今天学到的内容,分享给你的朋友,也许能够帮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