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
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提出了一种道德发展理论,他认为人的道德发展分为三期六阶段,分别是前习俗期的避免处罚阶段和利己主义阶段、习俗期的寻求认可阶段和法律与秩序阶段、后习俗期的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原则阶段。
来源:微信公众号文章:梁文道:《隐秘的角落》,“坏小孩”有着怎样的道德?
https://mp.weixin.qq.com/s/bMT-4skWIiMdYhGrSMldLQ
2. 我之前是怎么想的?
首先对于道德,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我说不出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而对于道德的发展,我认为它会随着人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逐渐提升。
3. 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
道德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确实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比如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就认为从人从出生到4岁时处于无律期,4岁到8岁这个阶段处于他律期,8岁到12岁就到了自律期。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道德发展相对成熟的自律阶段。科尔伯格的理论则是反过来,用道德的阶段反过来看个人的发展。也就是说,即使一个人在年龄上已经到了成年人,但是他/她判断一件事情该不该做的依据是自己会不会受到惩罚、自己会不会开心,那么他/她的道德发展依然处于儿童的阶段。所以,我之前认为随着年龄增长,人的道德会不断发展提升的想法是比较片面的。
4. 我应该怎么想才对?
关联经历:
我记得在上初中的时候,学校曾经在期中考试的时候推行过无人监考的考场。当时我的想法是学校这样做是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诚信品格以及进行一些制度上的创新。现在想想,推行无人监考考场的目的还可能是想要推动学生的道德向更高阶段发展。考试作弊被发现会受到惩罚,这是前习俗期的避免处罚阶段;考试作弊能够在没有认真学习的情况下就通过考试,使自己获利,这是前习俗期的利己主义阶段。这两种都是道德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当处在无人监考的考场里,大家都没有作弊,这时你作弊可能会被其他同学看不起,这是习俗期的寻求认可阶段,这时的道德发展就比初级阶段的前习俗期有了提升。最终,如果有人认识到不应该作弊的原因是作弊这件事情本身就是错的,它损害了那些认真复习没有作弊的人的权益,损害了公平,那么他/她的道德发展就走到了最终的后习俗期阶段。
5. 我应该怎样用上它?
(1)反思自己
多反思自己去做或者不去做一件事的原因是什么,作为成年人不应该再从会不会受惩罚以及自己会不会开心出发,我应该多去想想这件事背后所牵扯到的原则,多从权利、责任、义务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
(2)解释现象
“巨婴”这个词过去经常被提到(其实我并不太喜欢这样用简单一个词来替代一类人的做法,原因在于复杂的人性变化很多时候是不能用这些简单的词来涵盖的),它指的是心理滞留在较为低幼阶段的成年人,他们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很容易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行为。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来看,他们之所以会做出许多过激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其中一个的原因很可能就是他们的道德发展还停留在初级的前习俗期阶段。这就是从道德的阶段反过来看个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