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人常赞之为“金秋”。虽无遍地黄金,但望枫叶初落时那片片金黄,“金秋”之名也可能因为人们总在此时收割那“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黄金稻谷 。人们喜欢秋天 ,可能因为它的“秋高气爽”。但我更喜欢“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的初秋。这时的天气是刚从夏向秋转,仍带着些夏日严情,又因秋初,那不寒而爽亮的秋风又阵阵飘来,和在一块,不冷不燥。再加上碧云浮空,绿叶掩天,没有“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败景。一种夏秋皆得的爽意油然而生了。我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
天是碧蓝的,心是欣然的。看看天空,好像这一切并非偶然,而是特地为我这喜悦心情而布置的。想了想,这是如此称心如意,不如去登高,爬爬白云山。心意一定,背上背包,使“仰天大笑出门去”了。
乘车不过转眼间便来到白云山前,我跳出车,直奔向白云山而去。来到山麓下,仰视高山,说此山高亦不高,并无群山之崔巍。望此山既不会有李白“不识庐山真面,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顿悟,也感受不到“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壮观,更体会不到“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优美景色。但是白云山却有自己的特色,高而不险,低而不陡,青山展茵,平凡之中不平凡,平庸之中显清雅。正像刘禹锡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站了甚久才发现自己一直站在山下,却无半步要走的意思。自笑自己太执着了,便挑了一条行人较少的小路徒步而行了。
边走边看,边走边想。此山名曰:白云。会不会有王维的“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或是李白的“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的意景意情呢?穿过一段路径后,发现不少人正在泉边打水,细赏此泉,澄清碧绿,犹如泻玉泼翠;再加上艳阳高照,水面如仙人散下点点碎金,微波涌起,浮光跃金。真可与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相匹美了。
一路漫步,一路欣赏。望碧空浮云,叹遍山绿野。此得意得心之情唯我所得矣。忽然间,前方出现一座石坊。石坊上写着“佛境”两个大字。远远看去,倒让人感受到一种“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的幽静神秘的情调。登入佛境内,忽见一潭泉水,此泉虽然不大,但藏于群山绿树之中却显示格外静溢迷人。细赏此潺潺潭水,蓝莹莹的湖面水平如镜,岸外山上的绿树青山倒映于水中,别有一番情致。再细品此潭清凉透底,岸上鹅卵石,山下潺流泉,水中游莲鱼,自成一景但又百看皆新的闲情雅致倒远远胜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气势和“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天香了。
径直步入小径时,侧观湖时,犹见两只鼋鱼悠然自得的浮游水中,时儿将头探出水面,不屑一顾的,仰天大笑。远处传来阵阵笑声,我不由一惊,转视一望,原来浓绿中有一水榭亭台,游人们正在那儿议天论地呢?看那儿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在动,而亭非动。可再看看,就不知道是树动、亭动,还是我的心在动了。不知不觉来到佛境之正殿,那殿中神像倒也罢了,倒是那殿前两侧的对联让人甚觉字体苍劲,笔韵独道,自成一体。无意回首间,望见来时的石坊背面写着“回头是岸”四个大字,倒使我领悟不少,也不知道是南派的顿悟还是北派的渐悟。
走出佛境,太阳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得猛烈起来,人走了一身汗,说巧也巧,正想凉快凉快呢,便来到一个山洞中,阴森森的。从洞外望去,再看那佛境时,倒有点“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的格调。
我抖擞精神,一口气爬到了半山腰才发现自己的衣服湿了。还有丝丝凉意。可能是张旭说的吧:“纵使晴明天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时而有鸟儿喜唱吟,时而有秋花朵朵下落,缤纷飘游,真有些“芳林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的意景,但比其美,比其壮观。
不知不觉中,我竟登上了山顶。俯视山旁,可见“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壮美景色。往远处望去,见到市区熙熙攘攘繁华之景,倒让人想起“白云深处有人家”的句子。再往远处眺望,金灿灿的稻田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天边,与天相融。真是“满目江南田”呀!那浩瀚的气势,就好象交响曲的震撼力,更有千军万马之威势。再仰望那“举目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天空时,身体好像“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一般飞上天去,心中万种豪情化作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乘着浮云,展开双翅,扶摇直上九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