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出自《道德经》第五章

释义: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他对待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平等;圣人也是无所谓仁爱偏爱的,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刍狗。

很多人不太理解这一篇到底说的的是什么,是老子不仁吗,是老子无礼吗?非也!

此章让人误解的焦点就是在于对【不仁】和【刍狗】的理解和解释。老子为道家,孔子为儒家,而我们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比较深厚,【仁】作为中国儒家思想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儒家认为,能行恭、宽、信、敏、惠者为仁。然而老子所讲的仁并非儒家思想所推崇的仁爱。老子这里的仁是偏爱的意思即是说天地对待万物是平等的。圣人亦是如此,对于一切都是一视同仁,无论贫富贵贱。

天地即道,道即法,那么在法面前无论贫富贵贱是否也能一律平等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