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花19块钱,我们乐意买一杯奶茶,买一双拖鞋,买一袋零食,却迟迟不舍得为微信读书的月费买单,不愿意为一本书付款,是为什么?
因为前者产生的快乐是即时的,是马上就可以体验到的愉悦快感,而后者不能立马看到成效,不能立竿见影的,我们的大脑天生喜欢省电模式,喜欢安全感,不愿冒险,不喜欢思考,所以人类的天性就是如此,我们本能的愿意选择那些能够即刻看到成效的东西。
商家真是深谙心理学,鼓励及时享乐,活在当下,让我们在消费的欲望中释放人类本能的天性,所以我们越是深陷消费主义的漩涡,越是享受这种欲望带来的快感,就越不愿去为长远做打算,更奉其为信条,而这正是我们的脑袋越来越愚笨的助推器。
而真正能够突破自我的一项能力就是克服这种人类的本能天性,真正用理智思考,而非用情感和本能去选择,真正权衡19元奶茶和书籍带给我们的价值,真正学会用长期主义替代短视享乐的时候,真正有意识的区分到底是情感所致还是理智决策,更了解自我的同时,也是我们迈向自我成长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