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想写我最近看过的书
这两天的周末难得又可以有个缓冲期,不用再紧张地想写些什么。看了一天电视剧,享受了久违的慵懒。也许是之前的十几天坚持的还不错,今天就感觉不看会儿书,不想想写作素材就是在浪费生命。索性就简短说一下最近看的书吧。(这是前天写的第一段)
10月17日:突发事件,考虑更换文章内容
去年下半年买了白岩松出的一本新书,叫《白说》。文章风格也是我很喜欢的时事评论型,坚持读了一半之后,便搁置了一年再没碰过。直到最近坚持写东西,这本书和另外一本买了已有两年,却也一直躺着积灰的《徒步中国》一起被我翻出来,当做是最先要消灭掉的任务。
我喜欢一次买回来不同类型的书,然后掺杂着一起看。估计一直以来自己都没有什么长性,总是看两天就不看了,以为这样最起码还能让自己在阅读中始终保持一个新鲜感。目前我床头摆着的书有人物传记、历史、管理、社会评论各不相同的书,不把他们都摆到书架上也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光买不看假把式。
于是,我通过两天的努力,成功地把其中一本书的进度增加了三十页。太可笑了。
虽然身体上存在疲惫和需要继续养病的客观因素,但这几天的假期让我又多了好几个娱乐项目:找到了一部新的TVB电视剧《律政强人》——便借口之前太累,这部剧还不错等各种理由开始追了起来;找到了一款新电视游戏《三国志13》,借口从小自己就是个三国迷,为了追情怀,便玩了起来,昨天甚至连续玩了六个小时。。好在,我意识到要出问题了,便果断开始跟自己懒惰的思想进行了PK。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之所以要花很多时间,并且还不是能说到做到,是因为它需要持续不断地与你内心的懒惰思想作斗争的——它很难被打败,因为它是长久地跟随在你的潜意识中,早已跟你自身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思维运作体系。所以即使你有万般坚定的信念,也不会时刻都能占上风,更别说我这种意志不坚定的人了。拿我们领导经常教育我们这些孩子的话来说,就是“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前两天还在炫耀自己,坚持了半个月有多不容易;转眼我就被懒惰思维又拽回老巢,享受久违的舒适,仔细想想还是很可怕的:原来只有少数人才能成功,背后是有它的规律和道理的。我们普通的上班族,不会有那些大企业家、成功创业者早已修炼到位的敏锐思维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否则我们也早就成功了。我能看得到的是符合大众审美的表面的成功,感受到的只有羡慕、嫉妒、向往;人性的弱点同时也为我们自动屏蔽了成功人士背后付出不懈努力的必备条件和曲折经历。
面对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获取各方面信息都十分便捷,同时不再像以前那样思维闭塞。社会宣传也都再朝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渴望成功,渴望摆脱懒惰。我们了解了许多因懒惰而失去自我、毁掉自我的例子和后果。懒惰虽然可怕,但你只要及时洞悉你的思想,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错误持续的进行下去。
面对犯懒情绪,我们必须要给予坚决打击。如果你需要循序渐进,那就每次犯懒时给自己设定一个不足以让你体会到犯懒带给你快感的时限——这样是避免让自己陷入到懒惰带给你旧有思维模式的机会,这样可以逐步摆脱之前对某种懒惰行为的认知,觉得好像没有特别让我感到舒适。这些都是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其实别人说了再多要“走出舒适区”,设定“人生四象限”,你不动脑思考,切实的去实践,那方法论永远只是方法论,再好的干货都无法帮助你自己去改变那些不良认知。
所以,从现在行动起来吧。我收起了PS4游戏机和昨天新买的游戏碟,我告诉自己,明天就赶紧滚回去上班!最后一天假期多看会儿书,上班后就没有这么多时间能给自己充电了。摆脱懒惰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就是得抱着“死磕”的心态和必胜的信念。拿歌剧《长征》里的歌词来说,我们终将会迎来属于自己的胜利✌,完成一个又一个目标,实现一个又一个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