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一个句子的千变万化。这是《文心》中的15点写作启示系列文章的第二篇,上一篇《文心》中的15点写作启示(01)讲了关于文章外部经验和作者内部经验的区分,以及如何用以辅助我们的写作。今天来系统谈一谈文学的常用修辞手法。
《文心》一书的第二章,大文和乐华在国文课上做了很多笔记。因着国文老师的讲解,他们对鲁迅的《秋夜》有了更深的理解,而笔记着重记录了文中所用到的修辞手法。
重复法
——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拟人法
——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
——鬼睒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
修辞手法,各位初看不觉得陌生,实则很陌生。还记得上学时候,什么比喻、排比、对偶等一系列修辞手法都熟悉得很。但现在,多少写文的人还会有意地去运用修辞手法。虽然好文章不一定需要修辞,但学好修辞,对于当下的能力,还是或多或少会有帮助的,至少会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对锻造句子大有裨益!
借着《文心》这一章的启发,试着收罗整理一份详细的修辞方法。为此浏览了好几本关于修辞的书,但却没发现即系统又全面的资料。索性一个个去查百科,用最笨的方法来做这么一件事,希望给有需要的人带来帮助!
01 比喻
比喻是用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修辞手法。
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恰似、仿佛......
雾霾像云海一样笼罩着这个城市!
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雾霾是这个城市的薄纱浴衣!
借喻:借喻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棉花包裹着这个城市!
互喻:互喻是一种先用喻体作本体,再用本体作喻体,互相设喻的比喻形式
雾霾笼罩着这个城市,像火车站的吸烟室;火车站的吸烟室,像雾霾笼罩着这个城市!
扩喻:扩喻本体和喻体都是短句,它们常常组成平行句式,有的本体在前,有的本体在后,不用喻词,但其比喻的含义却很明朗,这种比喻的扩大形式叫做扩喻,又叫类比
人有悲欢离合,城有浑浊清澈!
较喻:表示本体在相似点上与喻体的比较
被雾霾笼罩着的城市,比溺水还窒息!
缩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但不出现比喻词,本体与喻体极其紧密地连在一起的比喻形式叫缩喻
1、并列式缩喻:即本体与喻体在结构形式上是并列关系;
厚厚的雾霾死死的海
2、偏正式缩喻:即本体与喻体组成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形式上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
绝望都市
约喻:是用一个比喻体来比喻几个本体的修辞格,功能在于突出一组事物的共同特征,能使行文简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是雾霾,有灰尘、硫酸、硝酸,还有汽车尾气,一团一团的,每一团雾霾都是一团毒气。
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
1、用多个喻体描绘本体的一个方面
看这雾霾光线似的,空气似的,声音似的填满城市的每个缝隙。
2、用多个喻体描绘本体的几种状态
这座城,霾是最寻常的,一来就是三五天。看,像青烟,像沙尘暴,像乌云。
倒喻:一般比喻是本体在前,喻体在后。倒喻是本体和喻体次序颠倒的一种比喻
犹如挂面下到锅里,城市立刻被这雾霾淹没了。
反喻:从所要说的事物的相反或相对的方面设喻,指出事物不具备的某种性质
这个同样悬在空中的雾霾,它的可爱倒不像空气和阳光那样。
02 比拟
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这雾霾像碰瓷的坏人一样,抱着城市久久不松开!
拟物:拟物又包括两类,一是把人当做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二是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写
碰瓷的人抱着好心人的腿,像雾霾裹挟着城市一样!
03 夸张
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说的“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
蜀国之霾,多于银河星光。
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实说的“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手法
霾下之城,如蚁之睫毛般渺小!
04 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绿色出行,停车熄火,避免浪费,都将给城市多一分清澈。
05 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雾霾之城,空中楼阁看不清;奸佞之心,虚情假意求不得。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天是往昔蓝,霾是今日纯。
3、串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
才出沙暴都,又入雾霾城。
06 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天空为何这般混沌?雾霾来了。
07 反问
又称激问、反诘、诘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这城市,难道不是淹没在雾霾之中吗?
08 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1、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雾霾笼罩着每一个街灯。
2、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城市被这浑浊填满了。
3、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一旦雾霾在你心里安了家,会有千万个雾霾争相进驻。
09 反复
⒈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雾霾来了,悄悄地,悄悄地。
⒉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好像有了雾霾,雾都倒越像一个雾都了,有了雾霾谁都不管,雾都倒越像一个雾都了。
10 顶真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用符号表示就是“ABC,CDE”.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雾霾是潮,涌来淘淘江水;雾霾是水,填满无数街道。
11 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人生,有时候有霾,有时候无霾,全凭自己取舍。
修辞手法63大类,78小类。择了些常用的,例子或许差强人意,烦请留言修正。借着《文心》的一些修辞笔记,做了些努力补全。一路循着种种手法下来,感受到了一个句子的千变万化。往日写作时疏忽了太多,以后造句的时候总算多了些思路。如果你有那么一丝丝启发,那么这文章也就没白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