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网友文章,提到“码文可以给谁看”的话题,回答是各式各样的,并不完全统一。但据我分析总结,基本上与年龄结构有关系。年青人码文,大多是给网线另一端的陌生的另一些人看的。他们甚至不愿让父母及任何亲人、熟人知道他们在写。他们把自己的网名取得有趣或古怪,他们有自己不愿告人的秘密,写下的文字洒脱而奔放,或忧郁或欢喜,都透过灵性的文字表达出来,他们是自由无拘束的,有热情亦或有好感于他(她)或他(她)的文字的,也许会建立友谊,成为知己。
中年人码文,大都是给自己看的。经过生活的打磨和历练,顿悟看开。再加上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也有了一定的文化㡳蕴,白天的热闹皆为生活所迫,夜间的一刻安宁只为自己。卸掉面具,写下真实的內心,回归身心融合的自由与和谐统一。还走在追梦的路上,却善于总结和提升,在文字顿悟中走向更高的人生境界。
此时码的文字,基本上可以给任何人看,小的看了学习知识和经验,老的看了可以感受沉稳健壮。但倘是熟人和朋友,也想避开,不是文章中影射了他人,只是怕打扰这份写的清静。此刻,我也走在这个阶段。我愿写给父母,孩子,爱人,曾经的密友,愿他们能读到我的感恩的心和浓烈的爰。我看重这些情义,希望我竭尽所能表达出这份心意。如果你愿意,则我的世界与你分享,我不怕任何人嘲笑,也不怕任何人打击,我对自己文字所表达和传递出来的情感有足够强大自信心。
老年人码文,文字和情感都老辣而有味道。他们写文首先是为了健康。文字的功能修身养性促进身心和谐统一。不为谋生之苦,不纠结不隐忍,一切恰到好处,人生最美境界,人生最高巅峰。最忧郁的问题是老病生死问题,在码文与不断学习中逼近真相,变得更加坦然而从容。
人品决定文品,码文容易,码文年头再长却未必能码出好文品,人品最终决定你码文能达到的高度和深度。
能走多远,我们不是神人预测不了未来,但在修练人品过程中,码文不再是玄妙之事,而是生活中表达情感的需要。把我们感受到的正确的东西向社会传递,感恩前辈,传承于下辈。这是责任,促使我们不能停步,永远向前。
林清玄的母亲经常对他说:心酸的少写一点,趣味的多写一点,人家要来读你的文章,是希望在你的文章里面,得到启发,得到安慰,得到智慧,而不是说读了你的文章以后,立刻跑到窗口跳下去,那这个文章就没有意义,如果碰到辛酸的事情,棉被盖起来哭一哭犹好了。在前辈的点化,我们宜更加充满码好文的信心,码对自己有用,对他人有用的精品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