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难耐,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于是悄悄地溜到儿子房间,看看他是否已经睡着了。微弱的月光下,儿子虽然满头大汗,却也有了轻微的鼾声,我心里想,这小子准是累坏了!
儿子今年秋季再开学就上高二了。他平时住校,每周六晚回家,周一早返校。我如果时时珍惜与他的相处,每周我们可以在一起呆36小时。
但实际上是:他周六晚吃过晚饭就会去自习室,晚上十点回家;周日早八点到十二点有补习课,下午一点起又回到自习室,然后晚上十点回家。也就是说,即便我与他睡一张床,在一起的时间不会超过18个小时。
而事实上,儿子从四岁自己一个房间睡觉,他已经不习惯我或者爸爸和他挤在同一张床上了。所以,我每周与儿子相处的有效时间,不会超过四个小时!
现在是假期,儿子早上起来吃过早饭就会骑着自行车去各个补习班和自习室学习,午饭基本就是盒饭,如果我有时间,我会把姥姥精心做好的晚餐给他送去,但大多时候是他自己随便吃碗面解决的。我只有在他晚上回家时才能见到他。
每天我们清醒时在一起的时间,不会超过两个小时。这个只有28天的假期,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会是不足60小时!
当我细细算来、惊觉到这一点时,汗水更是顺着额头和后背拼命地流下来。那么,如果儿子上大学了,就会只在假期才回来;工作之后,如果去了外省市,再成了家,碰上个懂事的儿媳妇儿的话,可能我过年才能看到他。这样算来,我的生命中,与儿子有交集的时间,可能不会超过5000个小时了!
想当初我十月怀胎,两岁送他去幼儿园,六岁进小校,然后初中,如今高中,一步步走来,我常说的话是:“我都要被他累死了!”
看到他小学时成绩平平却仍然不以为然;看到他初中成绩不上不下却依然我行我素;看到他青春期半年左右不大不小的叛逆;以及从小到大的数不清的头痛脑热、伤筋动骨,我曾经以为为他所受的劳累,永远都没有尽头,被他打扰的生活,永远都不会有安宁。
而今天,我突然意识到,这些曾经的被打扰、被牵绊已成为我与任何熟悉或陌生的母亲轻易缩小距离的最好话题,将成为我未来生命中可贵的回忆,将成为我作为留守老人盼儿归的甜蜜念想。
轻轻地替儿子擦去额头的汗水,看着那曾经如蛋白一样滑嫩诱人的脸蛋,如今被风吹日晒得粗糙、黝黑,甚至两腮和下巴上受爸爸强大的基因影响络腮胡子已卓见成效。那个扎在我怀里找奶吃的粉嫩粉嫩的小肉团,如今变成了器宇轩昂的大小伙子了!
轻轻地将窗口开得大些,希望有凉风吹进儿子可以不那么热,但担心半夜起风让他受凉,我又将窗户合拢了一些。然后我又纠结了一会儿是不是要给他盖上薄被,万一晚上再降温呢……
这时想到儿子无可奈何地对我笑着说“有一种冷是我妈说我冷”时,我拉着被角的手慢慢地放了下来。
这么一折腾,回到卧室更是睡不着了。前尘往事,一股脑地冒了出来,脑子更乱了。想想与儿子一起生活的这十六个年头,再想想年近八十的父母和我在一起的近半个世纪的生活,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生命就是这样,无论愿意与否,生儿育女的过程,都是一段以离开为目的的同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倾尽所有,为的是他(或她)能够早日拥有一双坚强的翅膀,能够飞到尽可能高的天空。
每日里风风火火地把自己演练成一个给孩子无限压力的人,背地里却有无法言说的担心与不舍;那颗祈盼孩子能飞得更高的心,却也是最害怕孩子会飞累的心。
一阵夜风吹来,空气凉爽了许多。我闭上眼睛,想着明早需要给儿子准备什么样的营养丰富的早餐,才能犒赏他的努力,又弥补我一天不能陪伴他的内疚,可也不能热量过高让他假期变胖,我在这种纠结中慢慢地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