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努力赚钱、追求理想、寻求稳定之间找到平衡?
如何用兴趣和能力定位自己做出好的选择和正确的努力?
都避不开“究竟应该选择自己擅长的职业,还是自己喜欢的?”这个问题。
职业选择是人一生中不得不做的重要决定之一,要想成功继续要恰当的努力,也需要做出正确的选择。正确的职业选择与日后人们所能取得的职业成就,对职业的满意程度,以及从生活中体会到的幸福感都密切相关。
这些选择除了对个人有意义之外,还具有一项社会性价值。在全球竞争中,有效利用民众资源,才能实现正向地国家经济发展。这就意味着,在理想情况下,要让有才能的人在读书时代、或者在岗培训时期、以及之后的人生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支持和鼓励他们发挥个人的强项,从而当工作内容和个人能力与倾向(个性与兴趣)相一致时,幸福也就来得更为容易。
高考结束后又是一年毕业季。刚到7月,外省大学毕业的外甥、侄女利用假期,美其名曰:找我帮忙做个职业规划(实际就是跑到昆明来避暑),还跟我大谈特谈梦想和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拆书帮昆明春城分舵的几位小伙伴也跑来咨询“工作五年换了7份工作,现在疫情之下,目前的工作又不喜欢,感觉不是自己兴趣所在,已经开始“蓝瘦香菇”,怎么办?”。
其实大家的问题都指向了两个核心因素:能力与倾向,能力对应的是擅长,倾向对应的是喜欢。面对看似抽象的两个概念《做自己擅长的事,还是喜欢的?》对其进行了一一拆解,并按重要性和优先程度将其所含要点逐个分析排序。
作者:阿尔约沙 · 诺伊鲍尔Aljoscha Neubauer是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心理学教授,主要研究人类能力及神经生理基础,曾荣获威廉 · 斯特恩奖,担任奥地利心理学会等多个科学学会主席。
和其他同类书籍相比,本书内容立足于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既有扎实可靠的理论依据,又有自评问卷、行动建议等能立刻上手的实用工具,全方位提升学习者的职场竞争力。
秉承拆书帮“拆为己用”精神,把前面几位召集到我的工作室,直接现场拆书解决了。想一起了解一下吗?来拆书帮分舵的现场拆书课吧,让你不用看书,就能将书中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现场有毕业生,正面临家人建议的职业和自己的想法间举棋不定;也有努力工作了几年,却渐渐发现这份工作越来越不适合自己的人;也有想在工作之外挥洒精力,希望找到适合自己的副业。说白了,就是要走出迷茫期,避免入错行,从而提升职场竞争力。
正面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说的:
因此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我们暂时可以对认知天赋和倾向(兴趣)之间的关联做如下判断:
· 相关通常较弱,仅在很少情况下呈现中等程度的相关:随着年龄增长,许多人也常常不会对自己擅长的事情感兴趣。
· 但也存在例外,如在(自然)科学研究和逻辑-算术与空间智力方面,能力和倾向的一致性在成年人那里呈现出了增长的态势。但就算在这个方面,两者的相关在小于20岁的人那里仍然很弱,这更多地展示出了一种能力和倾向不匹配的危机。
· 因为,有关职业道路的最初决定常常是人们在年轻时做出来的,在这一时期,人们对于自身的天赋和才能的认知较少,且常常会出现对自己不怎么擅长的领域产生兴趣的情况。
看到这段文字,毕业生的小伙伴说:这不合理嘛,不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我感兴趣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工作了好几年的伙伴说:真的是这样,以前刚毕业,觉得自己因为感兴趣选学的专业就该找个对口的,好就业。结果发现学校考试和实习的时候还不明显,工作了2、3年总是被领导和同事说,上手慢不说,还总是不擅长······
想开启副业的斜杠伙伴说:我现在的工作到是挺擅长的,虽然不是我特别喜欢的,但做起来还是非常游刃有余,就是想往自己的兴趣上,是不是也有可能······
有没有发现:上面小伙们的心声,因为年龄阶段的不同,面对擅长和喜欢的选择有所不同。越年轻越容易优先遵行自身的兴趣;随着年龄和阅历增加,大多数人也不会因为擅长的工作做的久,而对其感兴趣。
试想一下:在职业中取得一般程度的成功,是否比事业突飞猛进更好?就幸福感而言,哪怕是取得一般程度的成功,也比不幸福相对而言,是不是更可取些。
可见:早期兴趣数学公式: $ \ne $擅长;能力和倾向的关联性往往并不太一致。当然,不否认有的兴趣=擅长,我们后面会讲到。文中的天赋是指我们擅长的能力,倾向是指我们个性和兴趣。
也就是说:
能力:是指一个人的天赋;
倾向:包括个性特质和兴趣。
具体如何确认自己的天赋能力和倾向?书中作者给了天赋、个性、兴趣的三个科学测试,对本文感兴趣的伙伴可以买书来测试一下,作者还给了个人网站(aljoscha-neubauer.com)可以进行自测。
通过自测可以辨析自己的领域,从而进行对应,进行初步的职业选择探索。
当“能力与倾向不匹配”时,职业生涯会不那么成功,甚至可能导致在职业中无法获得幸福感;当能力和倾向与所追求的职业一致(至少不是互相对立)时,我们方能更好地获取职业成功。
可见,当我们既了解自身的能力,也了解自身的倾向时,才更有利于发展出令人满意的职业生涯。
现场毕业生的小伙伴听到这里,对自己刚开始的高谈阔论有了更冷静的思考;工作几年的伙伴也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稳定工作的伙伴也找到了认识自身的关键所在。
伙伴们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如果工作了几年、或者发现自己从事的不是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该怎么办呢?
来看书中这段文字:
第1章里讲到的汉斯和前一章中提到的阿斯特丽德刚开始时进行了错误的职业与专业选择,这与两方面有关。首先,他们两人都不擅长评估自己的天赋和潜力所在,汉斯既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也没有认识到自己拥有很高的语言天赋。而阿斯特丽德的情况则正好相反:她错误地相信自己拥有语言天赋,但却不知道自己的逻辑-算术和空间天赋非常突出。在两个案例中,两人既没有从老师那里,也没有从身边人那里得到有关他们强项的反馈。
阿斯特丽德与汉斯的情况并非个别案例,因为我们自己和他人在判断自身擅长做什么的时候常常会出错。在最糟糕的情况下,这会导致我们对那些自己可能不是非常擅长的培训与职业产生兴趣。
生活中,大多数人对自己的了解真的就象文中的“汉斯和阿期特丽德”一样,我们对自己的了解为何如此之少?这是因为我们都有自己的“盲区”。所谓的“盲区”是指:我们自己并没有认识到的自身的特性、天赋、个性特质,而他人(例如朋友甚至是陌生人)却能获得比我们对自己更好的了解。
在拆书帮昆明春城分舵,我很多徒弟在跟我第一次师徒见面会议时,都会说一句话:范范姐,你怎么这么了解我?我们只是就这么聊了一下······
其实这就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盲区”,如果你对能力和倾向不了解,你的“盲区”就很难自知。
怎么去缩小自己的“盲区”、避免自我认知导致职业生涯和参加无效学习(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很努力而参加的各种培训)?
1.评估天赋和潜力
可以用本书的方法进行自测,也可以找专业的人士进行帮助,还可以来拆书帮和我们一起用拆为己用的方式共同成长。通过学习和他人反馈来缩小“盲区”,增强自我觉知。
2.客观综合选择
成人学习的前提是解决面临的问题,只有多方求证、科学客观的角度评估自身能力和倾向,才能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多考虑投入产出比,会让你的选择更理性。比如:把你学到的内容先教给别人,再进行下一项选择,选择前也想想要教给谁,会让你更有序选择。
3.实践行动建议
“听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就在于没有实践行动,找了专业人士、问了身边的360°的反馈,却一动不动时,别人给的建议=0。不试一试你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可以,所以专业建议一定要行动实践才知道“是道理还是真理”。
最后送给各位《做自己擅长的事,还是喜欢的?》10大锦囊秘籍,这十大建议一定要收藏践行:
建议1:不一定先喜欢,可以多实习几次,有条件可以旁听几门大学课程参考;
建议2:刻意练习,设定践行周期,不能忽视时间的力量,;
建议3:反向思考,排除完全无法忍受的行业和职业,其余的多尝试;
建议4:理性分析周围人的反对意见和社会观念,擅用资源优势;
建议5:反复假设辨析:放弃某些愿望和爱好,自己是否抱憾终身;
建议6:关注“代理偏见”,避免过高评价自己,导致一叶障目;
建议7:使用“魔镜”换位思考,评估他人的看法,缩小盲区;
建议8:及时总结,将尝试转化为经验,持续精进;
建议9:扩充信息源,向5个不同维度的人征求意见,与自己选择的职业进行对比;
建议10:客观检查目标,摆正心态,坚持正念。
不要小看你的天赋。互联网时代,争夺优秀人才的战争也没有止步,只是从“人才之战”已经变成了“天赋之战”,据说有的招聘公司已经能够跟踪一个人在网络上留下的痕迹,依据基础科学知识,得出关于这个人的智力、情绪能力、人格,以及一系列其他个性特质的结论。显而易见的是,一个人的语言与词汇使用习惯,是可以极为准确的判断出此人的个性特质。社交媒体分析的背后,有着更为广泛的努力,最时兴的大数据分析手段,从简短的面试视频中,寻找特定才能的迹象:同语言和嗓音一样,在这个过程中,面部表情会被仔细审视。
由此可见,没有什么事比认识自身适合做的事,或发现自己或许应该选择一条与此前所想完全不同的道路更让人心潮澎湃。强化对自身的思考,关注自己的天赋能力和倾向。我们不仅应当保护生物物种,也应当保护人类的个性多样性。
《做自己擅长的事,还是喜欢的?》给毕业生、迷茫者和开辟副业的人,提供了认识自身天赋能力、和个性兴趣倾向的科学理论依据同时,教会我们用兴趣和能力定位自己,从而做出好的选择和正确的努力的工具和方法。欢迎在评论区写下你的心得,一起提升职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