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今天早上,我在厨房做早餐,听到他们爷俩在谈钱,接着儿子下楼去了,我想他肯定又去便利店买东西了。我从窗户探出头去看,果不其然,他正蹦蹦跳跳地往超市方向走。

一会功夫,他一手拿着一只雪糕,另外一只手抓着几块硬币。他跟我说雪糕两块,并摊开手掌,告诉我这是剩下的钱。

显然,他吃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非常开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的,那种成就感,无一不透露在他的小眼神里,我不忍扫他的兴。

就假装严肃的样子,问他:

你为什么自己下去买雪糕?

现在是什么季节,你还吃这个?

你哪里拿的钱?

他先是一愣一愣地看着我,随后振振有词:我在下面的时候很热啊!我用的是自己的零花钱。

原来想让他锻炼胆子,有需要时敢于求助,就默许了他自己去买东西。

现在胆子大了,遇到事情不仅会问别人,还会自己拿着储钱罐的硬币自己下楼去买点小糖果,游戏卡之类。

这么小的孩子自己买东西,到底是好是坏?我思考这个问题。

首先,他能接触到的钱仅限于存钱罐里的硬币。其次,在我的管制下他只是偶尔去买。储钱罐里的钱是原来定下的规矩,他和姐姐每做一件好事就奖励一块钱,比如:下楼去丢垃圾;整理自己的抽屉;收拾玩具等,这样一来,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也让他们觉得要靠自己努力才能挣到钱。

制度出来之后,我很欣慰,存钱罐的硬币越来越多,他们去买东西的次数并没有随着成正比。所以,我并没有为此伤脑筋。

孩子有要求,为人父母就是不断地去满足和达成他们一个又一个的心愿。在这一点上,天下的父母大抵如此吧!

这两天重看了《一起出发吧》亲子节目。和大家一样,我也被杨烁过份的教育又气又恼。

因为下车的时候慢了一会,杨烁就指着儿子大声吼叫。

那一声吼叫,把电视机前很多人都吓了一跳!

因为下车的时候没和自己走一个方向,杨烁就要让儿子重新走一遍。

小雨辰一声不吭,听话照做。

一档节目下来,又吼又叫,一脸嫌弃,极不耐烦。爸爸对孩子是这样的态度,这让谁去相信,是亲生的?

小雨辰五岁,平时都是跟妈妈一起生活。是妈妈的悉心陪伴和教育才让他成长起一个活泼健康,聪明伶俐的孩子。杨烁忙于自己的事业,鲜少陪伴和管教,他在节目里也说了,不知道如何去做好一个爸爸。

所以,不懂得管教,由着自己瞎指挥。

节目里的小雨辰战战兢兢,总是一副委屈,害怕的样子。他害怕自己做错事,会惹得爸爸不高兴。他害怕达不到要求,爸爸会生气。他看到爸爸迎面走过来,赶紧回避。

他小小的内心,已经惧怕爸爸了。严格式的挫折教育所带来的结果是,让孩子从心里害怕起来,这个结果真是我们想要的?

那档节目播出之后,杨烁遭到广大网友的指责和批评。迫于舆论压力,他在微博上道歉,言辞之间还算诚恳。不过,很多观众还是不买账。

原因是,对孩子的伤害已经造成,事后道歉于事无补。

明星作为公众人物,有一点问题都会被无限放大。所以,方方面面他们都谨小慎微。其实,退去明星的光环,他们也是普通父母,也会犯错。杨烁的态度确实让人气愤,但他也代表了现实生活中一部分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我们有时间介怀杨烁如何对雨辰,倒不如好好反省自己,看看我们身边的孩子,在他们心中,我们是一个怎样的爸爸妈妈?

我问过以辰:妈妈是很凶还是温柔的?他说:温柔的。他的回答让我无地自容。

就像节目当中有个环节,让爸爸鼓励自己的孩子,还没等杨烁夸赞几句,雨辰就上前去拥抱了他。

这让我想起以辰,辅导作业和吃饭问题,他没少被我教训,每次我一怒,他就哭,这是告诉我他有多不想吃饭,多写不好作业么,他的哭声和眼泪还把不允许对他责骂和吼叫表现的明明白白。真没谁了,也只有这小祖宗敢这样。一个十八岁的小妹妹告诉我,姐,这种时候你只要默念:亲生的,亲生的,就好。每次冷静下来之后去安慰,孩子依然会感觉到来自妈妈的爱和温暖,会重新扑向我。

其实,面对父母,孩子不会记仇,他们愿意去原谅我们的过错。

教育的本质是倾听,交流。孩子的性格就是父母教育的映射。父母对孩子严一点是没有问题,但也应该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引导孩子的情感需要。

知乎上提问:

我们养育一个孩子是为了什么?
传宗接代?或是养儿防老?
都不是。
表面上是父母孕育了孩子,实际上,是孩子教会了我们用另一种方式和角度去看待身边的这个世界。

新年了,所有爸爸妈妈都跟熊孩子们处在一块,希望我们努力去做一个合格的爸妈,用恰当的方式去跟孩子沟通,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感受。这样的结果可以换来,孩子也会越来越懂事听话,爱我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