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萝卜蹲
有一次我批判高考的时候,有人跳出来说我和高考杆上了。这也难怪,因为细数我成年后做过的噩梦大多数都是和高考有关的。或者梦到在考试那天迟到了,结果进不了考场;或者梦到答题卡填错了,答案全部作废;或者梦到试卷忘了写名字.....我完全没想到时隔那么多年后,对高考的担心和恐惧仍然镌刻在我的潜意识里,成为我梦里的挣扎。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老师为了鼓励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高考是最公平的考试。因为是国家第一大考,监考之严格,每个人都得靠自己的真正实力才能胜出。以后出社会后就不可能有这么公平的考试了 。考完后我发现老师的解释是靠不住的,因为在第二场考试的时候,一个一脸凶相的青年看我是重点中学来的,要求我在考试的时候照顾一下坐在我后面的他的女朋友。虽然我没有明显作弊,但是考试的时候我也不敢把试卷遮挡得太严实,最后监考老师也没有把坐我后面的女生怎么样。
进入大学后,我发现”高考是最公平的考试“这个论述也是靠不住的。在学校里我有时问其他同学的老家是哪里,大部分的回答不是上海,就是江苏浙江。后来我发现不对了,这样一所211重点大学竟然一半以上的学生都来自上海本地。在到后来和室友聊天才知道原来上海一个高中生,只要不是太差,上一个本地的一本大学问题不是很大,再不济就去外地像哈工大,厦门大学这样的重点学校,而且去外地的大学就读还有补贴拿。可是这些大学在我们这个省重点中学都是得班上前几名才能上得了的。想起以前老师跟我们讲的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在这里高考简直就是康庄大道。最夸张的是后来在网上了解到北京考生进清华北大的概率可以是中西部地区的三四十倍甚至更多。当时我一个同班女同学因为家里的关系去北京高考,到现在我终于理解她临走时趾高气扬的神情了。
我的高中是省重点。我当时在班里的成绩也不算太差,总能进班里的前十名。但我依然受不了第一名在班里得意洋洋,不可一世的神情。他喜欢打闹,说话也很大声,尤其是喜欢在晚自习的时候。因为是第一名,深的老师宠爱,其他学生包括我在内都是敢怒不敢言,因为成绩不如他,觉得自己没资格管他。所以他非常的肆无忌惮,我常常怀疑他是不是故意的。说到排名,这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有了排名学生自动地就把自己归为三六九等,形成一个班级金字塔结构。一个班级只分为两类同学,比自己成绩好的和比自己成绩差的。
平时老师给学生灌输的就是人生只有高考一条路,而这又是一条千军万马过的独木桥。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思想狭隘,甚至走极端。
我的高中地处中部五线城镇,资讯非常不发达,学校有个图书馆但是不对学生开放。小城镇里同学们的贫富差距也不是很大,平时手上零花钱也不是很多。学习资料在当时是稀缺资源,偶尔买了本稀缺的学习资料真是如获至宝。所以学习好的同学的学习资料都在抽屉里塞得满满的,但很少与其他人分享。
有一次我花了一个月的零花钱买了一本很难买到的语文学习资料,非常开心地对我同桌说我以后的语文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惜在第二天早读的时候,我就发现我的这本资料不见了。我问同桌有没有看到,他说不知道。因为我和同桌的关系非常好,但是他学习不如我,我也没多加怀疑。我当时找了很久没找到,就放弃了,安慰自己这反正不是关键资料。到高考考完之后,我偶然想起这件事来,才细思恐极。因为当时我只告诉了我同桌一个人我买了这本书,没有第三个人知道,我找书时问他的时候他的回答明显很冷淡,我当时却没在意。非常有可能是我当时的说起这本书的得意激发了同桌的嫉妒心。由于时隔太久,无法佐证我的想法。我只知道毕业后,同桌便疏远与我的联系,而我因为这个想法的困扰,也没有主动与他联系。
看到网上有些观点说感谢高考让他得以摆脱成为农民工的命运,那有些人怎么不感谢高考让他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呢?这就是高考给我们的错觉,让我们不是感激获得了知识,而是感激高考让我们成为人上人。有些人一直喜欢高中的美好回忆。我的高中没有给我这样的感觉,我不愿去回忆那个让人性扭曲的时期,这段经历我也绝不想再经历第二次。然而它却不时在梦里捉弄我。
我的高中是省重点,虽然比黄冈中学、衡水中学这些全军事化生产考试机器的高中逊色不少。但想起那时没日没夜的题海战术和同学之间的明枪暗箭的竞争,有时也让我不寒而栗。我现在只能庆幸,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让下一代有更多的选择,不用重复我的老路,可以真正的去学习知识,而不是成为考试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