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892天。
今天我们分享下八戒的故事。说到猪八戒,你会想到哪些词呢?
猪头猪脑,贪吃贪睡。天蓬元帅。不得不说,在《西游记》里面,八戒绝对算得上是一个话题人物。他长了一副呆呆的样子,又总是做一些傻里傻气的事情。
“一双大耳朵,肚皮容天下,天真笑哈哈,就是八戒呀”。今天分享一套《八戒外传》。十个故事都是以八戒为主角的。这套书可以说是又“老”又“新”。
说它“老”,是因为《八戒外传》里面的图画是从1977年到1982年之间,由老艺术家们创作的,到现在差不多有40年了。
说它“新”,是因为这里面的故事又是经过全新改编的。书里面的童话涵盖了11位底蕴深厚的老艺术家们的作品。这里有国画,剪纸,漫画,还有装饰画,年画等各种各样的艺术样式。不但风格多样,活泼生动。并且还充满了非常浓厚的中国传统的味道。
这些插画都是出自于吴带生先生,胡永凯先生这些中国动画界的泰斗级人物。另外还有毛用坤,杜建国,邓柯等等国内知名的画家。这些艺术家们曾经获得过国际安徒生插画提名奖,全国美展优秀奖,全国连环画奖,中国传统工艺剪纸,金剪刀奖等等各种各样的奖项。
这套书的文字改编者霍修远,曾经留学爱尔兰,英国研究儿童教育。在这十个故事里面,有《西游记》里的《三打白骨精》,也有根据取经故事新编的《变美遇公主》,《灵芝大仙》,还有结合了幻想元素的《海底奇遇》,《冒险宇宙城》等等。
从编排的形式上来说,有点像章回小说,就是在每个故事的开头都会有一个“楔子”,用来为后面的故事做铺垫,设置悬念,吸引着我们继续往下读。在故事结束之后又有几句“下集提要”,用寥寥数语就概括出来下一个故事里讲了什么。
比如《三打白骨精》,开头的“楔子”部分,“悟空做法保平安,嘱咐大家圈里站。八戒肚子咕咕叫,跳出圈外讨斋饭。是人是妖分不清,结果遇到麻烦”。
短短几句话就把《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概括了出来。在没读故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先通过这个楔子去想一想,这是说了什么圈,什么人,什么妖,又有什么麻烦。带着这些疑问去读故事,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讲完之后,我们看到下集提要是这么说的。九齿钉耙,打晕三“精”,可惜不见,妖怪现形。刚才三打白骨精,这里怎么出来了三“精”,是三个妖精么?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就跟下一个故事《立攻打“妖怪”》联系起来了。
在《立攻打“妖怪”》的故事里,八戒也想像孙悟空那样立功,碰巧师徒四人就到了一户人家里。八戒误以为那一家人是妖怪,差点闯了大祸。
从故事叙述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看出来,在每本书里面,作者都在非常努力地去做一件事。那就是他希望通过故事来告诉小朋友们一个道理。刚刚的这个故事,就是想告诉小朋友们,千万不要因为急于立功,受到表扬和奖赏而去莽撞行事。一定要明辨是非,并且理智地做出正确的判断。
我们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故事。就像小朋友们一样,八戒也有它自己可爱的一面。在刚才这个故事里面,尽管八戒差点酿成了大错,但是他的出发点并非是恶意。想一想他们师徒四个刚刚在这户人家吃过玉米。结果半夜三更的时候,却听到有人一边在磨刀,一边小声地说“这些野猴,馋嘴猪,就知道吃我家的玉米,等着被收拾吧”。
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是你,是不是也会像八戒一样,心里一惊。所以我们又怎么可以说八戒仅仅是为了“立功”才想着去打妖怪呢。
这套书的套装封面上写了一句话“每个孩子心里都住着一个八戒”。我们非常喜欢这句话,但是并不会认为这是一个不好的,需要被教训的八戒。
虽然说在故事里面,八戒总是以各种负面的形象出现。没有恒心,没有礼貌,偷懒,撒谎,莽撞,不爱学习等等。他有各种各样的毛病,可是不管怎样他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八戒。他有他自己的善良,可爱和纯真,有他自己的天性。就像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读过故事之后,或者读故事之前,我们的大朋友小朋友们,不妨试一试“看图说话”。挑战一下你们自己的想象力,如果不看文字只看画面,你会讲出什么样的故事呢。在讲完故事之后,别忘了也给你的故事写一个“楔子”,还有“下集提要”,看看你们的八戒是什么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