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张正清绝句(张金英)|山径

【山径文学社推介】

·

(山径文学社是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一群少数民族青年于1985年自发组建的群众性业余文学组织。)

·

江南竹笛《姑苏行》(俞逊发).mp3(无法上传)

˙

灵思运笔,佳构天成

——我看张正清绝句

˙

【张金英】

˙

接触张正清的绝句是先从认识他开始的。与他的相识极富戏剧性,缘于2018年9月的“深圳杯”颁奖典礼,以他错认英子做某会长为契机,就这样结识了一位张姓诗人。之后陆续收到他发来的作品,对他的绝句印象尤其深刻。他的绝句不袭套路,早已经形成了自我风格:自然明快、想象奇特、婉约有致而又浑然大气。清·沈德潜在《说诗晬话》中云:“诗贵性情,最须论法,杂乱无章非诗之所求也。然所谓法者,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起伏照应,承接转换,自有神明变化于其中矣。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如何,彼处应如何如何,不以意来运法,反以意从法,则必死于法中。试看天地间水流云住,神与物游,何处见得从于死法乎?”可见“诗有法但无定法矣”,当以“意”为主,以“法”运“意”也。张正清先生的绝句正是如此,他特别强调新颖的主旨,以“意”调遣“法”的运作。张炎《词源》云:“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一字一句皆闲置敷衍不得,末句最当留意,应有意余而不尽之感。”所论以绝句之难比作小令之难,是有一定道理的,若无闪念之新奇句,难为绝句也。故善绝者多为有才气灵气之人,张正清先生笔下的绝句闪现着思维的灵光,出其不意的结句常常给人以心灵的触动。遂选取部分绝句做一评点:


一、醉美景致,浪漫情怀

张正清先生的绝句中,写景诗占有很大的比例,且佳作居多。他善于将眼中景和心中情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末尾蹦出极其漂亮的结句来,让人感受其浪漫的情怀,进而衬托出所写景观的美好。如以下几首:


赏城步塔溪千亩梨花并登高


剪雪裁云带雨枝,登高望远景尤奇。

巫江九曲如飘带,绾住春花烂漫时。

˙

(巫江九曲如飘带,绾住春花烂漫时)

˙

此绝以空灵婉约的笔调描绘了千亩梨花的烂漫之景。作者没有停留在直接的摹景之中,而是以神绘之,看似脱离梨花之景,实则处处不离不弃。首句善以他物作陪起兴,语言精致入味。诗人巧用“雪”“云”“雨”这三种与梨花相似相关的物象去写,独具匠心:“雪”状梨花之颜色;“云”状梨花之形态;“雨”状梨花之情韵。不同的物象佐以不同的动词,用语形象精准。承句很好地与题目关合,突出远望之景的奇妙,实则为下文铺垫也。清末文论家刘熙载《艺概》云:“妙在衬跌”,正是对转句作用的诠释。作者深谙此法,转句“巫江九曲如飘带”继续推进,将登高所见的巫江形态比作飘带,自然地抖出精彩结句:绾住春花烂漫时。以飘带绾住春花烂漫的时刻,不让其消失,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景!主题由此升华,不仅情怀浪漫,而且意蕴深刻——我们想挽住美好的自然之景,亦想留住人生美好的春光。古人云:“合处要风回气聚,渊永含蓄,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且须言有尽而意无穷。”此结即是,令人回味也。


赴新化奉嘎山途中和山麓紫薇花怒放


春华描尽已穷词,难写花开百日痴。

料是清风情未了,朝朝带露送胭脂。

˙

(料是清风情未了,朝朝带露送胭脂)

˙

作者喜花,不同的花总会给他带来无尽的遐思与灵感。此绝写途中见到紫薇花怒放而自感词穷,难描其美其韵。诗人在起承以议论之笔去写自身词穷,语浅意深矣,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转结之意”也。“料是清风情未了”采用“退让转法”,以“清风”发力,拟人形象,为结句蓄势。的是,清风过处,“朝朝带露送胭脂”,怒放了一山的紫薇花,美景即在眼前。“胭脂”指代紫薇花,浪漫而唯美,给人遐想空间。至此,彻底推翻了首句之“穷词”之说,亦推翻了“春华描尽”之慨,足见诗人的匠心所在。

杨载之《诗法家数》亦云:“作诗结句尤难,无好结句,可见其人终无成也。”张正清先生的绝句之所以给人印象深刻,全在于其结句的意兴飞扬,又如《资江边散步寻幽其一》:“迢递青峦豁远眸,柳丝摇曳绾乡愁。流年莫把耕耘误,种下春光总会收。”

张正清先生的一些组诗写得很是入味,语言灵动,情感饱满,从中足见其对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热爱。如以下三组:


隆回桃源古镇采风

 

(一)

嫩碧新红挽翠鬟,勾描憧憬更斑斓。

远方虽有诗和梦,不及辰河水一湾。


(二)

轻揽芙蓉入锦怀,一弯碧水乐徘徊。

已迎几泼桃花雨,早润枝头带笑开。


城步桃林赏花两韵

 

(一)

薄薄轻寒淡淡风,夭桃又放一年红。

尘烟过眼宜抛却,静看奇山寨上峰。


(二)

夹岸诸峰欲比肩,沿溪爽籁似鸣弦。

桃林不等青皇旨,已把春光放满川。


暌违四十载过龙凤冲水库爬黔峰西麓扫墓


(一)

才览清波映碧霞,轻衫便履祖山爬。

彩云已被风吹落,开作黔峰树树花。

˙

(彩云已被风吹落,开作黔峰树树花)

˙

(二)

束束繁花束束诗,花添雅韵更风姿。

空山布谷因花诱,栖在春光哪一枝。


二、借物咏怀,意蕴深刻

张正清先生的咏物绝句大都以拟人手法写成,鲜活生动,融情于物,理趣相谐,如以下几首:


咏柳


已与东君有约期,鹅黄渐绿不须疑。

晓风残月皆相伴,莫向人间管别离。


逆向思维是使作品立意新颖的一条途径,当今不少诗人喜欢走这条路,亦写出了不少佳作,此绝即是采用逆向立意的一首诗。古往今来,柳树均被赋予离人的难言难分之情,“折柳”也就成为了赠别的代称。然而,张正清先生一反此意,希望柳树“莫向人间管别离”,从而表达了美好的愿望,亦见诗人平和之心态。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云:“收束或放开一步,或宕出远神,或本位收住……”此绝不仅“宕出远神”,而且“宕出新境”,值得一品。


新化分水界见紫色木槿花


清凉满屋自清嘉,紫蕊穿篱户外斜。

对面秋山争媲美,忽然扯落半天霞。

˙

(对面秋山争媲美,忽然扯落半天霞)

˙

咏物要与众不同,除了逆向思维使立意新奇之外,巧妙的艺术手法亦是使作品独特的关键。这首咏物绝句即是采用了细描、拟人、对比等艺术手法,呈现了一幅绚丽的图景。起承对紫色木槿花进行精工细描,突出其美——美在清气,即“清凉满屋自清嘉”,以清凉的感觉衬托出紫色木槿花的清新美;美在颜色,即“紫蕊”;美在姿态,即“穿篱户外斜”。如此渲染一番之后,诗人突发奇想,以对面的秋山“忽然扯落半天霞”与之媲美,不仅妙趣横生,而且增加了动感。拟人、对比的手法恰到好处,“争媲美”“扯落”等词语将秋山写活了,但“秋山”只是个配角而已,是为了以秋山上的“半天霞”与紫色木槿花进行对比,以物衬物,从而突出紫色木槿花更胜“半天霞”,这样,紫色木槿花的美丽就达到了极致,从中足见作者的匠心非同一般。这种由题外作结的方法更为含蓄,也更为巧妙。

瀑布是诗人笔下常咏之物,张正清先生在《绥宁黄桑六鹅洞瀑布》中将瀑布比作率性直言的人,打抱不平、敢爱敢恨、坚持正义:“奔流率性见波清,一纵断崖天地惊。犹恨雾岚遮丽日,深山长作不平鸣。”


三、咏史怀古,雄健深沉


纪念雪峰山战役70周年


会战湘西炮火飞,倭奴劲旅去无回。

雪峰岁岁红枫绚,可是当年血色催?

˙

(雪峰岁岁红枫绚,可是当年血色催)

˙

雪峰山战役即是湘西会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在王耀武的指挥下,湘西会战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歼敌3万余人。湘西会战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 。此绝叙述了这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战役,表达了对抗日烈士的崇敬之情。起承叙事,“会战湘西炮火飞”再现了会战的场面;“倭奴劲旅去无回”说明战役以日本军队战败而结束。转结由景及情,含蓄隽永:雪峰上的红枫年年岁岁如此绚丽,许是战士们的鲜血催红的吧!“催”字生动传神,耐人寻味。这种“置问猜想”的结句法以猜传情,在表达情感上更为含蓄婉致,引人遐想。全诗融叙述、写景、抒情于一体,表达方式多样,足见作者谋篇之能力。


甘肃嘉峪关


冷月秋风伴剑鸣,英雄自古尚西征。

不知多少兴亡恨,吹入关城鼓角声。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素有“天下第一雄关”“边陲锁钥”之称。自建成嘉峪关后,这关便成为西部国防重地,对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此绝将嘉峪关置于历史的大背景之中,凸显嘉峪关在历史战事中的重要性,独具沧桑之味。首句造境,营造了萧瑟冷峻的战争环境,“冷月秋风”的自然环境为古代战争抹上了冷色调,凄凉之境自然呈现,伴着刀光与剑鸣,给人遐想空间。次句自然承接,道出自古以来英雄西征之事,嘉峪关作为重要关口,乃必经之地。转结既直抒胸臆,又以景托情、寓情于物,情感极为丰沛。南宋沈义父《乐府指迷》云:“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说明了以景作结,余韵悠长,此种结法最是耐人寻思。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兴亡之恨,都融入到关城的鼓角声中呢?鼓角声声,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吹出了复杂的恨意:民族之恨、战争之恨、人民之恨......“吹入”一词将“恨”的情感具象化了,用得巧妙。

毛泽东在1935年10月的《清平乐·六盘山》中写道:不到长城非好汉。然而,善以逆向思维的张正清先生则反其意,在《携秋爬北京居庸关长城》中写道:“是谁投杖诉沧桑,秋色燎原韵烤香。未必人人能达顶,低头仍有好风光。”

清代中期文学家及著名思想家方东树《昭昧詹言》云:“章法则须一气呵成,开合动荡,首尾贯注。”这是衡量诗之布局的标准,然而又不可拘泥于此。张正清的绝句既讲究章法,又不拘泥于章法,驾驭自如,是比较成熟的绝句。清代诗论家徐增《而庵诗话》云:余三十年论诗,只识得一“法”字,近来方认得一个“脱”字,诗盖有法,离它不得,却又即它不得。离则伤体,即则伤气,故诗作者,先从法入,后从法出,能以无法为有法,斯谓之脱也。此论更是深刻透彻,从“法入”到“法出”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是作品“更上一层楼”的质的飞跃。富有才情的张正清先生善以灵思运笔,佳构天成。希望他能够“入得自然”,“出得超脱”,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来。

˙

       【注释】①塔溪位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四时有巫水缭绕,春来有梨花如云。②奉嘎山位于湖南省新化县,属古梅山腹地。③桃源指湖南省隆回县桃洪镇。桃源古镇西倚芙蓉山,辰河绕镇而入资水。④桃林寨、奇山寨位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历为苗疆奇寨,景如仙境。⑤龙凤冲水库位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暌违:离别。

˙

【评者简介】

张金英,网名南国英子,笔名英子。知名诗人、诗评家。曾担任全国诗赛评委并点评获奖作品,现为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华诗词》《诗刊·子曰》特约评论员、中华诗词论坛高级评论专员、“中华诗词论坛·江淮风雅”首席顾问、全国高端原创诗词平台《云帆》微刊编审。

˙

【山径诗人张正清简介】

       张正清,男,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人,苗族。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诗词百家》副主编、香港大中华诗词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对联文化传承人,邵阳市诗词协会名誉主席、市楹联学会副会长,邵阳市方志专家库专家。曾主编《城步县志》、《邵阳古代诗词选》、《邵阳现当代诗联选》、《护国军魂》、《名人眼中的蔡锷》。著有个人诗词集《紫陌清风》。山径文学社创始人之一。

˙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作品】


点击链接张正清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肖仁福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肖殿群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李迪盛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点击此处

˙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640评论 6 50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254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5,011评论 0 35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755评论 1 29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774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610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352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257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717评论 1 31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94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021评论 1 35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35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354评论 3 33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36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054评论 1 27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224评论 3 37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974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