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陶侃的故事,让人感动其谨遵母亲“只饮三杯酒”的高度自律,以及廉洁上的严格要求,陶侃的成功再次证明伟大母亲的影响力。
陶侃是本为东晋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省都昌县)人,后徙居庐江郡寻阳县(今江西省九江市),东陶侃出身贫寒,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全靠母亲纺纱织布抚养长大。陶母对陶侃要求很高,从小培养他要有远大抱负,经常资助他多出去结交有身份的人。有一次,鄱阳郡孝廉范逵途经陶侃家。时值冰雪积日,仓促间陶侃无以待客。他母亲于是剪下自己的长发卖给别人做假发,换得酒菜,客人畅饮极欢,连仆从也受到未曾想到的招待。
有一次,浔阳县衙举行宴会,陶侃喝得酩酊大醉。酒醒后,母亲一边流泪,一边批评他说:“饮酒无度,怎能指望你刻苦自激励,为国家建功立业呢?”陶侃羞愧难当。事后,母亲要求他保证,饮酒不过三杯,陶侃终身予以坚持。
陶侃有一次将公家的鱼托人带回家孝敬母亲,他母亲责备原物送回,还写信责备他说以公家东西取悦她,只会增加她的忧虑。
永兴二年(305年),扬州刺史陈敏见北方大乱,朝廷无力控制江东,于是起兵占据扬州,又遣其弟陈恢沿江西上进攻武昌,意图割据江南。 刘弘命陶侃为江夏太守、鹰扬将军,率军抵御陈恢。陶侃齐备仪仗,将母亲接到官舍,乡里都大觉荣耀。随郡内史扈怀在刘弘面前挑拨说:“陶侃与陈敏有同乡之谊,他如今在大郡任太守,统领强兵,倘若有异心,荆州就失去东大门了。”刘弘回答说:“陶侃忠直能干,我了解他很久了,他一定不会这样的。”陶侃听说后,派儿子陶洪和侄子陶臻到刘弘那里为质,来加强刘弘对他的信任,刘弘任他们为参军,给予赏赐,将他们送回江夏。说:“贤叔要征战出行,而祖母年事已高,你们应该回去。村野匹夫互相交往,尚且不负心,何况大丈夫呢!”再加陶侃为督护,让他和诸军并力抗击陈恢。陶侃以运输船作战舰使用,有人说不能这样作,陶侃说:“用官船来打官贼,有什么不行的?”陶侃与陈恢交战,多次击败陈恢。又和皮初、张光、苗光在长岐共同击败陈敏的部将钱端。陶侃治军严肃整齐,凡有缴获,全部分赏士卒,自己身无私财。
读史明智,陶侃母亲以身作则,剪发买酒待客,严格约束陶侃饮酒,拒绝公家东西,这些看似点滴小事却极大影响陶侃为官、治军、做人,至今读起来仍让我们敬佩。